默写。
(1)蓬头稚子学垂纶,__________。(《小儿垂钓》)
(2)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秋夜洛城闻笛》)
(3)又送王孙去,__________。(《早赋得古原草送别》)
(4)__________,秋来处处割愁肠。(《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标题:我最爱唱的一首歌。
要求:⑴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⑵不少于600字;⑶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班名、校名等。
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2015年2月27日,武汉市成功当选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为了进一步展示文明城市的风貌,为了让校园更文明,崇文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了以“共建文明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学校“志愿者协会”准备组织一次志愿者活动,向大家征集活动建议。请思考在共建文明校园活动中“我们中学生可以做些什么”这一问题,从不同方面提出两条建议,并用简明的语言分条表述出来。
2.放学回家的路上,你看见同学王睿闲来无事,以手指为画笔,在一辆路边停靠的私家车的车窗玻璃上作画,走近一看,只见他画了一只猪头,并在旁侧写下“猪头”等字样,于是你上前善意劝说道:“________。”(要求:字数100~120字)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那些人是谁
张晓风
有些人,他们的姓氏我已遗忘,他们的脸却恒常浮着——像晴空,在整个雨季中我们不见它,却清晰地记得它。
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有一个女老师——我连她的脸都记不起来了,但好像觉得她是很美的。有哪一个小学生心目中的老师不美呢?也恍惚记得她身上那片不太鲜丽的蓝。她教过我们些什么,我完全没有印象,但永远记得某个下午的作文课,一位同学举手问她“挖”字该怎么写,她想了一下,说:“这个字我不会写,你们谁会?”
我兴奋地站起来,跑到黑板前写下了那个字。
那天,放学的时候,当同学们齐声向她说 “再见”的时候,她向全班同学说:“我真高兴,我今天多学会了一个字,我要谢谢这位同学。”
我立刻快乐得有如胁下生翅一般——我生平似乎再没有出现那么自豪的时刻。
那以后,我遇见无数学者,他们尊严而高贵,似乎无所不知。但他们教给我的,远不及那个女老师为多。她的谦逊,她对人不吝惜的称赞,使我忽然间长大了。
如果她不会写“挖”字,那又何妨,她已挖掘出一个小女孩心中宝贵的自信。
有一次,我到一家米店去。
“你明天能把米送到我们的营地吗?”
“能。”那个胖女人说。
“我已经把钱给你了,可是如果你们不送,”我不放心地说,“我们又有什么证据呢?”
“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的,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她说“不敢”两字的时候,那种敬畏的神情使我肃然,她所敬畏的是什么呢?是尊贵古老的卖米行业,还是“举头三尺即有神明”?
她的脸,十年后的今天,如果再遇到,我未必能辨认,但我每遇见那无所不为的人,就会想起她——为什么其他的人竟无所畏惧呢!
有一个夏天,中午,我从街上回来,红砖人行道烫得人鞋底都要烧起来似的。
忽然,我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疲软地靠在一堵墙上,她的眼睛闭着,黎黑的脸扭曲如一截枯根,不知在忍受什么?
他也许是中暑了,需要一杯甘冽的冰水。他也许很忧伤,需要一两句鼓励的话,但满街的人潮流动,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竟没有人驻足望他一眼。
我站了一会儿,想去扶他,但我闺秀式的教育使我不能不有所顾忌,如果他是疯子,如果他的行动冒犯我——于是我扼杀了我的同情,让自己和别人一样地漠然离去。
那个人是谁?我不知道,那天中午他在眩晕中想必也没有看到我,我们只不过是路人。但他的痛苦却盘据了我的心,他的无助的影子使我陷在长久的自责里。
上苍曾让我们相遇于同一条街,为什么我不能献出一点手足之情,为什么我有权漠视他的痛苦?我何以怀着那么可耻的自尊?如果可能,我真愿再遇见他一次,但谁又知道他在哪里呢?
我们并非永远都有行善的机会——如果我们一度错过。
那陌生人的脸于我是永远不可弥补的遗憾。
对于代数中的行列式 ,我是一点也记不得了。倒是记得那细瘦矮小、貌不惊人的代数老师。
那年7月,当我们赶到联考考场的时候,只觉得整个人生都摇晃起来,无忧的岁月至此便渺茫了,谁能预测自己在考场后的人生?
想不到的是代数老师也在那里,他那苍白而没有表情的脸竟会奔波过两个城市而在考场上出现,是颇令人感到意外的。
接着,他蹲在泥地上,捡了一块碎石子,为特别愚鲁的我讲起行列式来。我焦急地听着,似乎从来未曾那么心领神会过。泥土的大地可以成为那么美好的纸张,尖锐的利石可以成为那么流利的彩笔,我第一次懂得,他使我在书本上的关注之外了解了所谓“君子谋道”的精神。
那天,很不幸的,行列式并没有考,而那以后,我再没有碰过代数书,我的最后一节代数课竟是蹲在泥地上上的。我整个的中学教育也是在那无墙无顶的课室里结束的。事隔十多年,才忽然咀嚼出那意义有多美。
代数老师姓什么?我竟不记得了,我能记得国文老师所填的许多小词,却记不住代数老师的名字,心里总有点内疚。如果我去母校查一下,应该不甚困难,但总觉得那是不必要的,他比许多我记得住姓名的人不是更有价值吗?
1.文题为“那些人是谁”,请你概括文中所写的那些人都是些什么人?他们分别给了作者怎样的教益?
2.下面语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啊!”她惊叫了一声,眼睛睁得圆突突,仿佛听见一件耸人听闻的罪案,“做这种事,我们是不敢的。”
3.说说下面句子中两个“美丽”的含义及其作用。
美丽的皮鞋行过美丽的人行道,竟没有人驻足望他一眼。
4.那位小学老师真的不会写一个常见的字吗?你怎样理解小学二年级老师不会写“挖”字这一现象?
填空。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⑵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许昌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只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无他过。孝基徐察之,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选自《厚德录》)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富人病且死 (且:将要) B. 不复有故态(故:原来的)
C. 如得灌园以就食,何幸 (何:多么) D. 斥逐之 (逐:追赶)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
A. 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
B. 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
C. 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
D. 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何幸也。
3.下列对张孝基的评价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张孝基助人有方,让妻弟灌园管库,在劳动中促其转化。
B. 张孝基心地善良,见妻弟乞讨,顿生怜悯并积极给予帮助。
C. 张孝基信守承诺,把岳父的丧礼操办得很风光。
D. 张孝基为人厚道,把全部财产归还给悔过自新的妻弟。
4.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久之,其子丐于途。
⑵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