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开: 

(2)杂然而前陈者           陈: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醉翁亭记》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1. 消散,散开 摆放,摆设 2. (1)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2)野花开了,散发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 3. 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4. 围绕“面对困难和挫折能够豁达乐观、恬然自适、积极向上、有所作为”回答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陈”是“摆放,摆设”;“开”是古今异义词,“消散,散开”的意思。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山水(欣赏山水)、得(领会)、寓(寄托)”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芳(花)、发(开放)、秀(茂盛,繁茂)”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反面场景,抒发了作者的“与民同乐”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作答时可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这些语句中来分析作者的情感即可作答。 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及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以谈论主观感受为主,注意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本题围绕着“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豁达乐观”这个角度来谈感悟启发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4分)

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秋风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释)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横分:瓜分。徙倚:徘徊。

1.全诗抒写了在特殊时间和地点的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仔细品味第三联中万里”“三年这两个数词的表达效果。

 

 

查看答案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

(2)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3)《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时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醉翁亭记》中表达做某件事的用意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另有目的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弟皆分散,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6)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7)__________________,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8)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9)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10)《沁园春雪》中写景与议论之间过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爱这土地》中书写诗人愿为祖国解放事业而献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乡愁》中表达诗人对母亲怀念之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关于“雾霾”的三则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望长城内外,浓雾莽莽;京华上下,阴霾滔滔。车舞长蛇,烟锁国道,交通事故节节高。”去冬今春,严重的雾霾天气席卷中国大部分地区。级级升高的雾霾天气预警,警示着飞速发展的中国已经到了必须经济转型的时候。

材料二: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最为重要的是能源结构的改善,要抑制高污染企业的排放,要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量。

材料三:“持续的雾霾已经向我们发出严厉的警示,中国经济到了必须彻底转型的时候,绝不能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经济发展不可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的代价。”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国华教授说。

①材料一中化用毛泽东《沁园春 雪》中的词句来描写雾霾,有什么好处?

②概述上面三则材料阐述的主要观点。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某班级开展“传统节日与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总结的调查材料:

材料一:现在,在青少年当中,很多人没看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认识艾草、菖蒲,对清明节的祭奠也不以为然;然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

材料二:西风东进,洋节流行,奉为时尚。据调查,在中国人喜欢的洋节中,排名前几位的是:圣诞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中国人喜欢过洋节,其动机大致如下:表达感情(亲情、友情、爱情);凑凑热闹,轻松一下;为了“赶时髦……

材料三:中国的节日同样魅力无限——那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节日盛会交融在一起。如:春节团圆、除夕守岁、中秋赏月、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端午赛龙舟、元宵闹花……绚丽壮观、流光溢彩、妙趣横生!

①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上面三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②你认为造成材料一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③在世界多元文化不断交汇的今天,你觉得洋节在中国是应该摒弃,还是应该保留?请发表你的看法。

我的看法:

我的理由: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么会有所不同呢?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C.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D.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我勉强喝了三大杯酒就告辞(离开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