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①,黥②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注释:①虔;人名。 ②黥:古代的一种肉刑 。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孝公既用卫鞅 (_________) (2)民怪之 (_________)
辄予五十金 (_________) (4)刑其傅公子虔(_________)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 恐民之不信 鹏之徙于南冥也
B. 以明不欺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C. 黥其师公孙贾 其正色邪
D. 吴广为都尉 不足为外人道也
3.翻译句子。
(1)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3)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结合文章内容来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一)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碾,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请简要赏析“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2.尾联卒章显志,说说“樊笼累”“松桂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文)专题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开展以“走进小说天地”为主题的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⑴(重温名篇)小说作品,总有一些场景、一些情节、一些经典形象在我们心中挥之不去。请你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仿照示例,编写一个谜语,并写出相应的课文题目(谜底)。
现当代小说:《社戏》 《在烈日和暴雨下》
国 外 小说:《窗》 《我的叔叔于勒》
古 典 小说:《智取生辰纲》 《范进中举》
示例:一声老爷,喊出隔膜悲凉——《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闪耀火花)班级要出一期以“文学的光辉”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供稿。要求以(重温名篇)中所列的作者、人物或作品本身为出发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表达你的赞美或批判之情。
示例:鲁迅,你在绝望中的反抗精神,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道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2)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所谓无的。
(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5)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6)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桃花源记》中表现桃源人老少生活安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我俯身倾听着,分辨着,心神犹如róng( )于水中,随泉而流,游遍鼎湖;又好像泉水汩汩lǜ( )过心田,冲走污gòu( ),留下深情,任我品味,引我xiá( )想。
|
|
|
|
|
|
|
|
|
|
|
|
|
|
|
|
|
|
|
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故乡》这篇小说以作者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了旧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和精神病苦。本文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主题。
B. 苏联作家普里什文在《〈林中小溪》中通过对小溪流过森林全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了融入自然、亲近自然的感情,表现出作者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
C. 杨朔的《画山绣水》这篇散文从漓江上观赏山水自然风景出发,去发掘由于奋斗而取得美好生活的内涵,表现出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
D.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