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外阅读
滇游日记
忽见层崖之上,有洞东向,余竟仰攀而上。其上甚削①,半里之后,土削不能受足,以指攀草根而登。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然石亦不坚,践之则陨,攀之亦陨②。间得一稍粘者,绷足挂指,如平贴于壁,不容移一步。欲上既无援,欲下亦无地,生平所历危境,无逾此者。久之,先试得其两手两足四处不摧③之石,然后悬空移一手,随悬空移一足,一手足牢,然后悬空又移一手足,幸石不坠。久之,幸攀而上。
(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释)①削:陡峭。②陨:坠落。③摧:崩裂。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1)仰攀而上
(2)无逾此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已而草根亦不能受指,幸而及石。
3.阅读选文和《三峡》两篇文章,指出它们在描写山势的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古诗文默写
1)东皋薄暮望,________________。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
3)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
4)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
6)________________,水面初平云脚低。
7)渡远荆门外,________________。
8)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_________。
9)萧关逢候骑,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猎马带禽归。
11)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一联写出了塞外特有的开阔悠远的景色。
12)在《钱塘湖春行》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花朵繁盛,小草破土而出的初春景象。
13)生当作人杰,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三峡》回答问题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隐天蔽日(隐瞒) B. 良多趣味(确实)
C. 绝多巘生怪柏(山峰) D. 哀转久绝(消失)
2.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 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
B. 林: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
C. 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
D. 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
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 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 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 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丝绸之路能更名吗?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因为他通过考察,认为当时路上运输的主要货物是丝绸。尽管西域考古挖掘出一些丝织品,但这只说明“丝绸之路”确实运送过丝绸,而不能说明运送的主要物品是丝绸。今天“丝绸之路”大名鼎鼎,也是西北旅游的黄金招牌,但仔细想来,这个名称只是一个西方人站在西方的立场和角度提出来的。
一条路的货物流向应是双向的,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从西向东运什么?社科院考古所的巫新华先生和同事们所进行的“玉石之路”考察,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如果说“丝绸之路”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大量的事实证明,从西向东运送的重要货物是玉石。历来的考古发掘中,都会发现大量的玉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750多件玉器,其中一部分玉经鉴定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这说明至少在商代“玉石之路”就运行了。殷商以后,新疆的和田玉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形成一个又一个用玉、赏玉的高潮。汉代中央政府统治西域,为玉石进入中原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更为奇特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服药成风,玉的功用竟然在饰品、礼器、艺术品之外,又添一项:口服。当时服用的药主要是用玉屑制成的“玉石散”。著名思想家,药学家葛洪说:“玉亦仙药,但难得……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得于‘于阗’(古时于阗下辖和田县)白玉尤善。”可见,一般的玉勉强可用,如果能服用“和田玉”,那就相当今天服用“脑黄金”了。唐宋元明清,新疆和田玉一直是中原最受欢迎的紧俏商品,甚至一直到今天,如果你到北京的民间文物市场潘家园去看看,就会发现新疆和田玉仍然紧俏如初。至此,可以认为“丝绸之路”似乎叫做“丝玉之路”更为贴切。
无独有偶,与西北“丝绸之路”相对应的是蜿蜒在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的“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这名称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李旭和他的5个朋友首先提出来的。李旭解释说:茶是古道上运输的主要物品,马是运输的主要工具,因此谓之为“茶马古道”。有意思的是,还有一篇讲茶马古道的文章,作者是一位藏族学者格勒,但他对“茶马古道”的解释是“茶马互市”。“茶马互市”是指从宋朝开始,朝廷在四川等省设茶马司,专门负责用茶叶与少数民族交换马匹,因此“茶马古道”是茶与马互换的通道。这种解释与李旭等的解释有些差别,这种差别也许双方都没有意识到。然而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差别,蕴含有深层的文化内涵。“茶马古道”四个字在李旭等汉族学者脑海里唤起的画面是,大山褶皱中艰难跋涉的马帮和马背上的茶叶,而在藏族学者格勒眼前推出的却是高原草地上纵横驰骋的骏马和以马易茶的场景。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丝绸之路”应该更名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西方人首先提出来的。
B. 至今无法证明丝绸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货物。
C. 考古资料证明玉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货物。
D. “玉石之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对中原甚为重要。
2.对文中划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货物流通的双向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B. “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丝绸之路”的命名问题,而且揭示了“玉石之路”命名所反映的文化背景。
C. “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货物流通的双向问题,而且揭示了“玉石之路”命名所反映的文化背景。
D. “玉石之路”的考察不但解答了“丝绸之路”的命名问题,而且揭示了“丝绸之路”命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3.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考古表明,至少在商代,玉石已经成为运行在“丝绸之路”上的一种重要的货物。
B. “丝绸之路”虽然举世闻名,但它运送的重要货物不仅是丝绸,因此很有更名必要。
C. “丝绸之路”与“玉石之路”在命名上的差别,实质上是命名者的文化背景的差别。
D. 由于双方存在无意识的差别,致使汉、藏学者对“茶马古道”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语言运用——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哎呀。真是太美了!”张老师说:“我非常满意!”
B. 在中国传统教育典籍里,大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四书五经》。
C. 怎么可能这样?你说的?没搞错吧?有没有再调查?
D. 贵州的黄果树、龙宫、重庆的武隆、四川的乐山均是旅游胜地。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市民文明素质的高低,都是铜仁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文艺界的同志对这一节目表示了极大的关心和浓厚的兴趣。
C.威海海防纪念馆分序厅、抗倭、抗英、抗法、抗日、尾厅等六部分组成,充分展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D.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