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薯 叔 吴昌勇 ①初逢薯叔,是冬日一个傍晚。 ②我...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薯 叔

吴昌勇

①初逢薯叔,是冬日一个傍晚。

②我去接女儿下课。风呼呼吹着,梧桐叶在街面上打着旋。尽管我不停跺脚,但寒风依然从裤筒里灌进来。

③“怕是要落雪喽!”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叔,双手缩进棉衣的袖口,坐在一个街边铺子中,旁边是一个烤红薯的炉子。

④“冷,真冷呢。”我走进铺面,站在他的炉旁,身上仿佛暖了一点。烤熟的红薯密密匝匝地放在炉面上,能嗅到一股淡淡的焦香。

⑤“等人吧?要不要来个烤红薯?”我点点头,想用红薯暖暖手。

⑥“红心的,甜着呢。”大叔没有称,直接从炉沿上取下一个热乎乎的红薯递给我,“尝尝薯叔的手艺。”“薯叔?”见我不解,他爽朗地笑起来,“这条街上都这么喊我。”

⑦我低头摩挲着红薯,感受从手心传来的暖意。不一会儿,接连来了几个主顾,薯叔忙开了。大家离开时,都回头喊一声,“薯叔,天冷,早点回去。”薯叔回一句,“路上慢点,回家趁热吃。”

⑧炉子里的炭越烧越旺,通红的火光映着薯叔消瘦的脸庞。仿佛一见如故,薯叔话多了起来,竹筒倒豆子般给我聊起他的经历。

⑨他年轻时在外地打工,有一年回家过年,买票时却发现,藏在棉衣里的路费不翼而飞。他悻悻地走出站口,碰巧遇见一个卖红薯的外乡人。

⑩“我也不顾脸面了,就和那位大哥搭话,让他借我一程路费。”薯叔回过头笑着问我,“你猜大哥咋说的?”我话还没有出口,薯叔又接了过去。“万万没想到啊,那位大哥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人,二话没说先招呼我吃个红薯。”薯叔说,“我一下子心里安稳了。”接下来,薯叔不仅填饱了肚子,还顺利借到了路费。

⑪第二年秋天,薯叔扛着一袋子红薯找到那位大哥。他说,自己得知恩图报。“我拿出自家的土酒,在大哥家里喝得烂醉。”薯叔顿了顿,“打那之后,我也开始烤红薯。”

⑫讲述里,我知道除了在家种红薯的老伴儿,薯叔还有一双儿女。几年前,儿子考进省城一所重点大学,学费和生活费,大部分都是薯叔烤红薯挣来的。那晚我离开时,他又将一个红薯塞给我女儿。我要付钱,他连忙推拒:“自家种的,不值钱,让娃暖暖手吧。”走了老远,回过头,薯叔还在笑着和我招手。

⑬又见薯叔,是一年后的年关,我下班往家里赶,突然听到有人跟我打招呼,“小伙子,过年回老家不?”我扭过头,正是薯叔。

⑭寒暄中,得知薯叔的儿子毕业在城里找了份不错的工作,还处了称心的对象,想接他和老伴儿去过年。“怕给娃子丢脸呢,怕别人知道他有一个烤红薯的爹呢。”薯叔摇摇头,脸上的笑容倏然隐去。我一个劲宽慰薯叔,去吧,过年在一起就图个热闹,年轻人不会嫌弃的。

⑮年后的春天再见到薯叔,烤炉换作了水果摊,他正拿着保温杯喝白米粥,人瘦了一圈。看见我,薯叔强打起精神招呼。他告诉我,过年去了省城,查出胃里长了个东西。我顿时心头一紧。“但是手术很成功。”看我面色凝重,薯叔补充道。拍着他的肩膀,我一时无语。大妈眼圈红了,低着头:“医生让他休息,孩子也让他休息,他就是不听。”

⑯“我要给孩子凑月供呢。他们不嫌弃我,说有我这样的爹不丢人。”说到孩子,薯叔又露出了笑容。

⑰春天过后,我没有再见到薯叔;秋凉了,路过那条街,也没有看见薯叔。冬天时,我再来到薯叔的铺子,关着门,依旧没有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⑱我有薯叔的手机号码。想打过去,但手又缩了回来。我不敢。

⑲冬天的时候,我感冒了,在诊所打点滴,百般无聊,就发了朋友圈。突然一声手机提示音,薯叔的微信头像跳动一下。“小伙子,我是薯叔,你咋感冒了,天冷多穿点。我又开始烤红薯了。你有空过来,吃几个烤红薯,暖暖身子……”

⑳我知道,那个热情的薯叔又回来了。我告诉护士,把我的点滴调快一点儿,我要去见一个老朋友,他在等着我!

1.阅读选文,在下面横线上把“我”与薯叔的交往过程补充完整。

初见薯叔,我了解了他的经历→又见薯叔,__________________→年后再见薯叔,______________→春天过后很久不见薯叔,我想寻找他却放弃了→欲见薯叔,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①段的作用是什么?(句段作用)

3.请对选文第⑧段加波浪线句子进行赏析。

仿佛一见如故,薯叔话多了起来,竹筒倒豆子般给我聊起他的经历。

4.选文第⑭段“薯叔摇摇头,脸上的笑容倏然隐去”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倏然”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5.选文最后一段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

 

1. 我宽慰薯叔 我为薯叔的病情担忧 我让护士调快点滴,要去见薯叔。 2.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主要人物;点明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氛围;引出下文,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意思对即可)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薯叔说话多而流利比作竹筒倒豆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薯叔聊起天来滔滔不绝的样子,表现了薯叔热情爽朗的性格。(意思对即可) 4.这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薯叔突然想到自己的职业可能会让孩子丢脸时的担心和忧虑。(意思对即可) 5.表现了“我”想见到薯叔的高兴、迫不及待的心理。(意思对即可) 【解析】 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吾为人民唱

郭兰英

①我出生在山西平遥的一个贫困家庭。周围的村民差不多人人都会唱秧歌,妈妈更是经常哼着小调哄我和弟弟睡觉。别的孩子似乎并不在意,可我对这乡野之声特别喜欢。不仅爱听,还一听就会,许多歌一下子就记住了,到五六岁时,我已会唱不少民歌。逢年过节村子里闹“红火”,晚上搭台子演灯影、唱大戏,白天演木偶、踩高跷、闹花灯……只要有,我不吃不喝也不能不看,往往一站就是半天,一天不回家,甚至跟着踩高跷的、演戏的跑几十里路串村子。平时妈妈不在家或忙于家务无暇顾及我们时,我就成了孩子头儿,领着弟弟和邻家小孩玩“过家家、唱大戏”,把看到的、想到的都学一学、演一演,这是我儿时最大的乐趣。

②我4岁开始学戏,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磨砺。从一开始跑龙套到演垫场的“帽儿戏”,登上戏园子的广告牌,演“靠轴儿戏”再到张家口一炮而红,一路摸爬滚打。旧时的张家口是晋商云集之地,山西梆子艺人纷纷来此献艺授徒,堪称“晋剧的第二故乡”。“宁卖二斗红高粱,也要听郭兰英唱一唱”,13岁那年,我已经能演几十出剧目,从青衣戏到花旦、刀马旦,都能演。

③1946年,歌剧《白毛女》在张家口演出,排演场地正巧离我演出的戏园不远,我兴冲冲地跑去看戏,没想到一边看,一边止不住地流泪。这出戏深深打动了我,我撕毁了当年与戏班签的学艺契约,扔掉了昂贵的旧行头,拿了个包袱,在枪炮声中去追赶刚从张家口撤走的华北联大文工团。我下决心不再做戏班子的“摇钱树”,而要做一个扬眉吐气的文艺新战士。

虽然有天赋的好嗓子,又在旧戏班里摔打出一身技艺,但是学新歌剧还要重新下一番功夫才行。山西梆子的“念”,有自己固定曲腔调,千篇一律;新歌剧的道白,是根据人物的不同年龄、职业、文化、性格等,用现代生活语言来表达感情。做,在山西梆子里都有一定的程式,比如开门、关门、哭、笑、走路、上马……每出戏都是如此;新歌剧则完全不同,虽然它的舞蹈性也很强,但没有固定程式,它要求艺术的真实。唱,山西梆子的唱词儿,由师傅一句一句口传,徒弟靠死记硬背,甚至不理解唱词儿的意思也能登台;新歌剧唱词每句的字数、韵辙,不像山西梆子那样严格,它要求演员理解每句唱词的意义,以便深刻地表达人物的性格、心理。这些都需要千万次的学习。

⑤我参加革命,就向往“当演员就演喜儿那样的角儿”。从演《白毛女》开始,一直以火一般的热情参加新歌剧演出。经过不懈努力,我又主演了《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红霞》《春雷》和《窦娥冤》等脍炙人口的新歌剧,创造了一系列艺术形象。

⑥1973年,我去看望自己的国画老师李苦禅先生。他为我画了三株狂舞的墨兰,题为“兰为王者香”。我后来自己又提笔加上一句“吾为人民唱”,用来自勉。

⑦1986年,在老伴的支持下,我放弃在北京的生活和大大小小的名头,揣着所有积蓄到冼星海的家乡——广东番禺创办了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专科学校,后改名为“郭兰英艺术学校”。在杂草丛生的飞鹅岭上,我们老两口草棚、驴灶,带着志愿者石块、石板、路面……硬是把原来的破旧农场变成了焕然一新的教学楼。我在担任校长的同时还执教声乐系,每天早上都带着学生一起练功,巴不得在短短的课程里把毕生所学全掏出来,让后辈悉数拿去。从舞台到讲台,一字之差,但个中甘苦只有自己能体会。

⑧一个演员的艺术生命是有限的,现在还能唱还能演,将来年岁大了之后干什么?年轻时我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年纪渐大后才领悟自己的使命,那就是光大民族艺术事业,让我们后继有人。在80余年的从艺生涯中,我一直致力于建立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体系和发展民族演唱艺术。现在我可以说,我努力了,无愧于心。

(选自《人民日报 》2019年12月19日,有删改)

1.说说你对第④段加横线句子含义的理解。(句子含义)

2.揣摩下面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我下决心不再做戏班子的“摇钱树”,而要做一个扬眉吐气的文艺新战士。(“摇钱树”指的是什么?)(词语含义)

(2)在杂草丛生的飞鹅岭上,我们老两口草棚、驴灶,带着志愿者石块、石板、路面……硬是把原来的破旧农场变成了焕然一新的教学楼。(对加着重号词语进行赏析。)(词语赏析)

3.选文采用第一人称来写有什么好处?

4.从选文中可知,“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没有父母的老屋,我只是故乡的客人

孙道荣

①老家亲戚的孩子结婚,邀请他去喝喜酒。他欣然应允。

②回到了故乡,从车站走出来,他却有点恍惚了,喜宴是明天,他不知道是直奔亲戚家好,还是该先找个酒店住下,明天再赶过去?

③这是母亲过世后,他第一次返乡。

④父亲早年就过世了,3年前,母亲也走了。办完母亲的丧事,他在县城的妹妹家小住了几日。临别时,妹妹对他说:“哥,以后回来你就上我家住吧。”当时他点点头。

⑤但是,当他再次回来,站在熟悉却又陌生的车站出口,他忽然发现,自己不知道该往哪去了。

⑥以前当然不是这样。

⑦父母在时,每次回来,不管多晚,他都不担心,他会打个车,直奔县城20里外的家,那个他从小长大的乡村。

⑧有时候,他会提前告诉父母他要回来;有时,他也会忽然就出现在了家门口,让父母又惊又喜,嗔怪他搞突然袭击。

⑨也有时候,他并不急于回家,先到县城的妹妹家歇个脚,然后,再和妹妹全家,一大帮子人,浩浩荡荡地回乡。

⑩一到村头,就看见了手搭额头眺望的老母亲,露水雨水打湿了她的裤脚,天知道她从几点就站在村口了,一定是妹妹提前告诉了老母亲。

⑪每次这样兴师动众地回来,陈旧的老宅,忽然被人声塞满,兴奋得吱吱作响。老宅只在他们回来时,才再一次呈现出欢乐、饱满的样子。

⑫这才是他熟悉的老宅的味道,家的味道。

⑬但这一次,他恍然不知去处。

⑭他自然还可以像以往那样,先到妹妹家去。他和妹妹很亲,妹妹的儿女也和他这个舅舅很亲,但是,那终归是妹妹的家。

⑮以前落个脚,甚至小住几日,都没有关系,因为他是有自己的家的——父母在家里等着他,他随时可以回家。

⑯现在,再去妹妹家,就只能住那儿了,而不是中转一下,他真正成了一个借居的客人。想到这里,他突然提不起兴致去妹妹家。

⑰还是先回老屋看看吧。他在心里,用了老屋这个词,而不是家。父母不在了,那里也不是家了。

⑱他叫了辆车,回到老屋,对司机说,你在路边等等我,我还要回城的。老屋的一个墙角,已经坍塌。母亲去世后,他和妹妹们将母亲的遗物整理好,锁上门,就再也没有回来过。

⑲他绕着老屋转了几圈,残破的老屋,和心中那个家,一起坍塌一地。

⑳在村口,他遇见一位邻居。邻居说:“回……”话说了一半,又咽了回去,变成了邀请:“要不,上我家坐坐吧。”他谢了乡邻,那一刻,他意识到,对这个从小长大的村庄来说,他是客了。

他乘车回了城,入住一家酒店。

犹豫了一下,他还是给妹妹打了电话,告诉她,他在县城,住在某某酒店。妹妹嗔怪说:“住什么酒店,咋不来家里住?”他讪笑无语。妹妹又说,“那你过来吃晚饭吧。”他答应了。

在妹妹家楼下,遇见了买菜回来的妹妹。

邻居看看他,对妹妹说:“家里来客了?”妹妹立即说:“什么客,我哥!”妹妹的话,让他感动。

可是,他知道,那个邻居说的没错。在妹妹家,他是客;在故乡,他也是客。

那天晚上,他喝了不少。

回到酒店,迷迷糊糊接到儿子的电话,儿子问:“爸,你明天在家吗?我们回家来哦。”他告诉儿子:“我回老家了,但是,你妈在家呢。”

放下电话,他泪流满面。在家乡,他已是客了。但是,只要他在,妻子在,远方的家就还是儿子的家呢!

(选自《品读》2019年第11期)

1.阅读选文,根据提示完成下表。

相关内容

他的态度(情感)

亲戚邀请他喝喜酒

(1)________________

走出车站

恍惚

给妹妹打电话

(2)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

泪流满面

 

 

2.作者为什么说“站在熟悉却又陌生的车站出口,他忽然发现,自己不知道该往哪去了”?

3.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词语的含义。(词语含义)

第⑧段:有时,他也会忽然就出现在了家门口,让父母又惊又喜,嗔怪他搞突然袭击。 

段:妹妹嗔怪说:“住什么酒店,咋不来家里住?”

4.请对选文中加波浪线句子进行简要赏析。(句子赏析)

陈旧的老宅,忽然被人声塞满,兴奋得吱吱作响。

5.选文第⑦~⑫段插叙作者以前回乡的场景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耀眼的军装

李金良

①母亲属牛,是共和国的同龄人。

②她这一辈子,心心念念,喜欢父亲和我们哥儿仨穿军装的样子。她说,军装,在村里“挺耀眼”。

③今年,年已古稀的她,身体依然硬朗,精力旺盛,保持着“老黄牛”的坚忍和倔强。父亲离开8年了,她孤身一人执意留在村里,种粮种菜,养鸡养鸭,帮人采摘,自给自足,怡然自得。而最让她引以为豪的,是父亲和我们哥儿仨都曾是军人。

④细究起来,母亲的军旅情结,该是打父亲身上产生的。父亲参军6年,是一名公安边防部队的警卫战士,高大英武,会武术,上世纪60年代驻守东北。

⑤回乡后,父亲经常与村里人油灯夜话,一年年,一遍遍,讲着他和战友们的故事。有他们战斗班化装潜入白山黑水,到山头阵地侦察,摸排敌情,多次智斗“黑瞎子”的故事;有东北的苞米成熟时,整个连队“吃蒸饭”,糊一锅茄子、几屉苞米,然后茄子捣酱做菜,就着啃苞米的故事;还有他们战友之间,以命相交,彼此照应,把牺牲的战友父母拜作亲生爹娘、养老送终的故事。凡此种种,激励自己一生坦然前行。

⑥印象中,自己上小学时,父亲带头在村里架起电线,搞起了乡里第一个电动磨面坊。那时,父亲的磨面坊经常被三里五村的乡亲排队围满。乡亲们拎着粮食袋,翘首挨个往前挪,等着用电动粗磨、细磨,把自己家里的玉米、小麦磨好,回去享用。还记得,自己每每去喊父亲回家吃饭,都坐在他的自行车后座上,看到他从头到脚一身面粉,成为一个“白人”。从村西头到村东头,他骑车穿过整个村子。路上遇到的乡亲,都会主动跟他打招呼,在他们的眼神里,都怀着敬意,我自己也因此而自豪。

⑦母亲起早贪黑,经年劳作,一边抚养着我们兄妹4个人,一边种地,春播、夏长、秋收和冬藏,很忙碌。她还养了老母猪,靠卖猪仔儿挣钱。她不仅把我们兄妹抚养成人、成家立业,还在村里盖了3座砖房,其中辛劳,不言而喻。至今记得,我考到县里中学后,入学时的8块钱学费、书本费,都是母亲找邻居借的。一次,我返回家里取干粮。从地里赶回来给我蒸馍的母亲,打发好我后,又匆匆返回地里干活。身材娇弱的她,脸上满满都是倦意,被汗水浸透的衣衫后背上,清晰印上了两道农药喷雾器留下的金属痕迹。

⑧中学毕业后,母亲告诉我,男人不能待在家里,应该走出去干事业,最有出息的就是当兵扛枪、穿上军装,“耀眼”乡里。

⑨在她的鼓励下,我怀着斑斓的梦,背起绿色背包,在风雪飞舞的冬至,走进了军营,穿上“空军蓝”,一穿就是26年。其间,许是受到母亲不辞辛劳的激励,许是缘于拳拳报恩之心,许是无数英模的激励鞭策,一路走来,我在人民空军的大熔炉里,先后荣立4次三等功,经常获优评先,还考上了军校,入了党,走上干部岗位,最后留在北京工作。

⑩看着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我,母亲怀着对穿军装“挺耀眼”的心理,接着将二弟、三弟都送进了军营,并一以贯之地鞭策他们扎根军营、建功立业。

⑪于是,“一家四个兵,个个有军功”,成了乡亲们形容我们家的口头禅。

⑫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却以自己的坚忍支撑起这个家,敦促我们兄弟走好军旅之路,迈好人生步伐。现在,每当我们工作遇到坎坷,生活中有挫折时,便用母亲的教诲自勉,无惧风雨,步履轻盈。

⑬母亲不是军人,但她生命中对军装“挺耀眼”的情结,一直支撑着身边的四个军人。实际上,她的骨子里,既有千百年来传统中国农民的坚毅、朴实、勤劳、善良,又涌动着中国军人所具有的忠诚、自信、勇敢、担当。从某种意义上讲,她也是一个兵。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请简要概括选文中关于父亲的两件事。

2.选文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赏析选文第⑥段加线的句子。

4.作者在选文最后写到“她生命中对军装‘挺耀眼’的情结,一直支撑着身边的四个军人”,说说母亲的这种情结是如何支撑我们兄弟三个的。

5.选文题目中的“耀眼”,具体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标题理解及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鹅颈藤壶

①“鹅鹅鹅,曲项向天歌。”这是李连在帮村民老伯驱赶鹅群时,随口吟诵的诗歌。比起三个多月前刚来那会,现在的李连开朗了许多,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豁达。他炯炯有神的眼睛里闪烁着光。

②来到了县里条件最艰苦的青山镇,李连信心百倍,下定决心要干出成绩。白天加黑夜,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时间一久,心里难免会空虚寂寞。李连申请休假一段时间,自我消化和过渡一下。

③李连的家在大海边,本以为一回家便如鱼儿游到了大海里一样轻松自在,可他却整天闷闷不乐。在体验过贫困地区的工作和生活以后,回到了车水马龙的家乡,有那么一瞬间,李连的心里竟没有任何归属感。

④父亲看出了李连这是自己在跟自己过不去。这天,父亲要去海礁上采集紫菜,便叫上了李连一起。来到海边,顾不上李连,父亲三下五除二就装好了一箩筐紫菜。然后,父亲坐在一块礁岩上歇息。父亲看着李连,李连望着远方,忧郁迷茫的眼神像是在搜寻着大海的尽头。

⑤“喂,阿连,快来这里。”父亲蹲在两块礁岩的夹缝旁,两眼炯炯有神地盯着里面。李连这才回过神,一边踩着礁岩跳过去,一边问:“什么东西?”“快过来,一看你就知道。”

⑥李连到那里时,父亲挥舞的手上已经多了一个小东西。“这是鹅颈藤壶。”“对,看来你没忘记。”“鹅颈藤壶,柄部像一只手,抓附于礁岩缝隙上,又名海佛手,这么有意思的东西,不会忘。”“那你还记不记得我跟你说过的话?”

⑦李连一时间愣住了,有点想不起来。那时候,自己还很小,跟着父亲到海边玩耍,模模糊糊记得父亲当时拿着鹅颈藤壶,对自己说了一大段奇怪的话语。“鹅颈藤壶生长在海流交换频繁的礁岩缝隙上,那里波涛汹涌,海浪的冲击力很强,而鹅颈藤壶却用一只强有力的手抓附在了礁岩缝隙上,顽强地生存着……”父亲说着便望向远方,面带微笑。

⑧的确,大海是江河湖水的最终目的地,而对于鹅颈藤壶而言,一旦放松警惕,随波逐流,便会死无葬身之地,堕入无尽的洋流深渊。鹅颈藤壶在海浪冲刷之下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抓附于陡峭险峻的礁岩缝隙上,任它潮起潮落,仍然固定生长。礁岩缝隙下面是永久的黑暗,不见阳光,幽深如地狱。也难怪鹅颈藤壶有着“来自地狱的海鲜”的称号。

⑨鹅颈藤壶的生存状况是,往上,如果稍有松懈,就会被卷入海洋;向下,如果任由躯体下滑,就会落入地狱一般的黑暗里。因此,它只有把自己固定于礁岩缝隙上,抓牢不松,永远保持着向上生长的姿态。

既然选择了在最恶劣与危险的地方生长,那么它就得承受这个过程之中的磨砺。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⑪李连恍然大悟,犹如醍醐灌顶。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最艰苦的地方历练,有舍才有得。那一刻,李连重新坚定了自己最初的理想和抱负,决心在青山镇扎根下去,咬定“青山”不放松。于是,他辞别了父母亲,回到自己选择的地方,重新启程。

1.通读全文,在下面横线上填写表现李连情感变化的词语。(情节梳理、情感变化)

信心百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忧郁迷茫→____________→开朗豁达

2.“炯炯有神”在选文中出现了几次,含义有什么不同?

3.第⑦段加横线句中,父亲的话以一个省略号结束。请你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补写完整。

顽强地生存着……

4.为什么“鹅颈藤壶”有“来自地狱的海鲜”这样的称号?

5.李连从鹅颈藤壶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永在的温情——纪念鲁迅先生

郑振铎

①十月十九日下午五点钟,我在一家编译所一位朋友的桌上,偶然拿起了一份刚送来的EveningPost,被这样的一个标题“中国的高尔基今晨五时去世”惊骇得一跳。连忙读了下来,这惊骇变成了事实:果然是鲁迅先生去世了!

②这消息像闪雷似的,当头打了下来,我呆坐在那里不言不动。

③我要哭出来,大声地哭,但我那时竟流不出眼泪,泪水为悲戚永在的温情所灼干了。我站在那里,久久走不开。我不相信,他是那样突然地便离我们而远远地向不可知的所在而去了。

④但他的友谊的温情却是永在的,永在我的心上——也永在他的一切友人的心上,我相信。

⑤他最勤于写作,也最鼓励人写作。他会不惮其烦地几天几夜地在替一位不认识的青年,或一位不深交的朋友,改削创作,校正译稿。其仔细和小心远过于一位私塾的教师。

⑥他曾和我谈起一件事:有一位不相识的青年寄一篇稿子来请求他改。他仔仔细细地改了寄回去。那青年却写信来骂他一顿,说被改涂得太多了。第二次又寄一篇稿子来,他又替他改了寄回去。这一次的回信,却责备他改得太少。

⑦“现在做事真难极了!”他慨叹地说道。对于人的不易对付和做事之难,他这几年来时时地深切地感到。但他并不灰心,仍然在做着吃力不讨好的改削创作、校正译稿的事,挣扎着病躯,深夜里,仔仔细细地为不相识的青年或不深交的朋友在工作。

⑧这样的温情的指导者和朋友,一旦失去了,将怎样地令人感到不可补赎之痛呢!

⑨他常感到 “工作”的来不及做,特别是在最近一两年,凡做一件事,都总要快快地做。“迟了恐怕要来不及了。”这句话他常在说。那样的清楚的心境,我们都是同样的深切地感到的。

最早使我笼罩在他温热的友情之下的,是一次讨论到“三言”问题的信。

⑪我在上海研究中国小说,完全像盲人骑瞎马,乱闯乱摸,一点凭借都没有,只是节省着日用,以浅浅的薪水购书,而即以所购人之零零落落的破书,作为研究的资源。那时候偶尔得到一部原版的《隋唐演义》却以为是了不得的奇遇,至于“三言”之类的书,却是连梦魂里也不曾谈到。

⑫他的《中国小说史略》的出版,减少了许多我在暗中摸索之苦。我有一次写信问他“三言”的事,他的回信很快便来了,附来的是他抄录的一张《醒世恒言》的全目——这张目录我至今还保全在我的一部中国小说史略里。他说,《喻世》《警世》,他也没有见到。《醒世恒言》他只有半部。但有一位朋友那里藏有全书,所以他便借了来,抄下目录寄给我。

⑬当时,我对于这个有力的帮助,说不出应该怎样的感激才好。这目录供给了我好几次的应用。后来,我很想看看《西湖二集》,又写信问他有没有。不料随了回信同时递到的却是一包厚厚的包裹。打开了看时,却是半部明末版的《西湖二集》,附有全图。我那时实在眼光小得可怜,几曾见过几部明版附插图的平话集,见了《西湖二集》为之狂喜!而他的信道,他现在不弄中国小说,这书留在手边无用,送了给我吧。这贵重的礼物,从一个只见一面的不深交的朋友那里来,这感动是至今跃跃在心头的。

⑭我生平从没有意外的获得。我的所藏的书,一部部都是很辛苦的设法购得的,购书的钱,都是夜灯下疾书的所得或减衣缩食的所余。一部部书都可看出我自己的夏日的汗,冬夜的凄栗,有红丝的睡眼,右手执笔处的指端的硬茧和酸痛的右臂。但只有这一集可宝贵的书,乃是我书库里惟一的友情的赠与——只有这一部书!

⑮现在这部《西湖二集》也还堆在我最珍爱的几十部明版书的中间,看了它便要泫然泪下。这可爱的直率的真挚的友情,这不意中的难得的帮助,如今是不能再有了!

⑯但我心头的温情是永在的!这温情也永在他的一切友人的心上,我相信。

(选自《永远的温情》,有删改)

1.选文中作者主要通过回忆哪几件事从正面充分体现鲁迅先生“永在的温情”的?(信息提取与概括)

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我不相信,他是那样突然地便离我们而远远地向不可知的所在而去了。(两个“竟”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心理?)

(2)但他并不灰心,仍然在做着吃力不讨好的改削创作、校正译稿的事,挣扎着病躯,深夜里,仔仔细细地为不相识的青年或不深交的朋友在工作。(对加着重号的词语进行赏析)

3.文中对鲁迅先生与“我”的交往,既写了“三言”之事,又写了《西湖二集》之事,有人认为重复,可以删去一个,你怎样认为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4.选文表达的主旨与《藤野先生》有什么相似之处?(文章主旨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