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倾诉了离别之苦和思念之情,抒发了盼望北归团聚共叙别情的美好心愿。
B.“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像是在回答询问,把亲人盼归、诗人思归的心情活化出来,同时表达了诗人欲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
C.“涨”字富于动态形象,既言水注秋池的夜雨景象,亦显愁思深重。以虚写之景托情,婉转自然又新颖别致。
D.两个“巴山夜雨”,现实和想象交织,以未来欢聚许诺,反衬现实之愁苦,使思念之情曲折委婉、含蓄隽永。
2.这首诗中,加线句子中诗人写“雨”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诗中两次提及“巴山夜雨”,你分别是怎样理解的?
2.这首诗中,加线句子明明是写今日的离情,却设想未来的相逢,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简析诗中“涨”字的妙处。
2.诗中后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二句,一问一答,巧妙地抒发了诗人的思念之情和不得归之苦。
B.“巴山夜雨涨秋池”一句,诗人借眼前景物来自然地抒发愁苦之情。
C.“期”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恰当地表现了时间和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
D.诗的后两句,表达出对未来欢乐的憧憬,写出诗人与友人重聚时的欢乐气氛。
2.“君问归期未有期”中两个“期”字妙在何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表达了对“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
B.“巴山夜雨涨秋池”写巴山之水注满秋池的景象,烘托出凄凉的氛围。
C.诗的最后两句是实写,描写诗人终于回到家乡和妻子秉烛夜谈的场景。
D.全诗情景交融,抒发了诗人羁旅的孤寂和渴望与妻子团聚的思归之情。
2.请品味加线句子中“涨”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下列问题。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并不能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
B.“古道西风瘦马”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暮景图,为僻静的村野图又增添一层荒凉感。
C.“夕阳西下”点明了特定时间,与首句的“昏”相呼应。
D.这首曲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将抒情主人公置于特定的画面中,使主观情绪和客观环境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2.这首小令主要通过什么手法来表达情感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