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句中的“离愁”一词直接表现了诗人的心境。
B.第二句中的“吟鞭”指诗人的马鞭。吟,指吟诗。
C.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
D.诗的前两句叙事抒情,在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中表现了哀怨的愁绪。
2.(2018福州质检)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以落红自喻,表明心志。这两句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本诗的前两句反映了诗人极为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第三四句是这首诗的精华,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己亥杂诗(其五)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1.(2019新疆改编)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既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也表达立志报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立意高远,感情充沛。
B.诗的前两句议论、抒情。“浩荡”写“离愁”之大,“白日斜”指离别的时间,也渲染出惨淡哀伤的气氛。
C.“浩荡离愁”的黯然神伤与“吟鞭东指”流露出的暂时的放松相互映衬,是诗人复杂心情的真实写照。
D.这首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受生活中“落红”“春泥”“护花”等现象的启迪,写出打动人心的名句。
2.试分析首句写“白日斜”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紧扣诗题下笔,“飞来山”点明了地点,次句通过听说鸡鸣时在塔上可见到旭日东升的具体描写,进一步突出飞来山上“千寻塔”之高。
B.“闻说鸡鸣见日升”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
D.这是一首登高望远诗,通过对眼前之景的描写,由塔之高联想到神话传说,进而写出自己看到的壮美风光,大气而沉着。
2.请简要描述加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运用夸张手法,借写古塔之高表现自己立足点之高,为下文议论抒情做铺垫。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既抒发了诗人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诗人归隐山林的矛盾心理。
2.写景与抒怀相结合,是古代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试分析本诗写景与抒怀相结合的特点。
古诗词赏析。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概括了峰和塔的高度。“千寻塔”极言塔的高峻。
B. 第二句说,登飞来峰顶的高塔,在晨鸡报晓时分,便可以看到旭日东升。
C. 第三句中“不畏”表现了诗人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D. 诗作最后两句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请简要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