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序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人生总是与苦难同行。 , ; , , 。
①在苦难中奋起
②有的人甘于沉沦
③而有的人不甘于沉寂
④终获得了成功
⑤苦难成了他抱怨命运的理由
A. ①③⑤②④ B. ②⑤③①④ C. ③①④②⑤ D. ⑤②③①④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讲故事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语言表达水平。
B.通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C.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令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D.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做法并非没有问题,只要及时纠正,才能获得健康。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这实在是一次完美的送别了。
B.他的文章语言讲究句式的错落,长短句抑扬顿挫,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C.正是因为雷锋同志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使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D.签名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书中的观点是无可置疑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阅读下面选文,按要求回答小题。
喜欢废铁的沈老汉
①老汉守在收购点门外,远远地看见一个穿着破衣服的男子骑一辆旧三轮车过来,他满面笑容地迎了上去……
②沈老汉五十多岁,已是白发白须,一脸的憔悴。沈老汉有个独子阿将,35岁了,还没有媳妇儿。阿将处过几个女友,女方总嫌他家贫穷。沈老汉为了挣钱帮儿子娶上媳妇儿,东借西凑一笔资金,办了一家废铁收购点。
③沈老汉给那个男子递了一支烟,倒了一杯茶。男子叫火强,以前也卖给沈老汉废铁。火强说:“老头儿,你怎么看上去像我们外地人一样?”沈老汉笑笑说:“外地人怎么了?与本地人一样啊,都是中国公民。”火强弯腰开始从三轮车内搬废铁,沈老汉过去帮忙。火强一看慌乱起来,忙挡住沈老汉说:“这点小事,怎么能劳大叔出力?”火强见沈老汉没有坚持,向那些废铁望了一眼,松了一口气。如果沈老汉过去搬废铁,秘密一定会被发现——在两根粗铁管里,塞满了泥沙。
④称完废铁,没经沈老汉验收,火强快手快脚地把废铁倒入场地的铁堆里。沈老汉笑呵呵地说:“年轻人,辛苦了。”火强偷偷地笑着想,沈老汉真是个糊涂蛋!
⑤阿将回来,他一眼便在铁堆里发现问题——新收的两根废铁管里塞满了泥沙。阿将瞧着沈老汉说:“爸,你怎么这样收废铁啊?泥沙当废铁,我们亏损不起啊。”沈老汉说:“放心,我们没亏。”阿将瞪着沈老汉。沈老汉继续说:“我收购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事,本想揭露出来,怕他丢了丑,今后不来做生意。最后我也用了一个雕虫小技。”阿将用疑惑的眼光望着沈老汉,沈老汉说:“过秤时,我换了秤砣,把那四十多斤泥沙扣除了。”
⑥沈老汉的生意逐步走上正轨。沈老汉对待卖废铁的顾客总是满面笑容,有时笑得像个孩子一样。可是对来卖好铁、新铁的顾客,沈老汉总是眉头紧锁,一脸不悦,好像人家欠他什么似的。一次,老张送来一车铁,沈老汉笑呵呵地把废铁收了,却对好铁不屑一顾。老张火了,说:“沈老头,你脑子有问题,人家千方百计要好铁,你却偏偏喜欢废铁啊。”沈老汉说:“收废铁我晚上睡得着,收好铁新铁晚上睡不着啊。”老张说:“怪人。”摇着头离开了。
⑦一天晚上,火强载来了一三轮车新铁管。沈老汉把头摇得如吊钟一样。火强说:“你真不会做生意,开收购点,不收好铁谁信啊。”沈老汉来回走了几步,还是摇头说:“我不能收。”火强说:“这些铁管,我也是收来的,挣点小钱。我从来没做过偷鸡摸狗的勾当。”沈老汉又摇了一下头,火强火了,说:“如果这次你不收,今后我不会卖铁给你,还会叫我的老乡与你断绝业务。”沈老汉全身一颤抖。后来沈老汉颤抖着手收购了火强的好铁管。
⑧沈老汉为人诚实,价格公道,远远近近的拾荒者、小贩总喜欢把废铁卖给沈老汉。沈老汉的生意渐渐旺了起来。
⑨那天,沈老汉出事了。片警传唤沈老汉进了派出所。原来火强卖的那些新铁管是赃物。火强坐了牢,沈老汉也被行政拘留了10天。
⑩沈老汉进去后,阿将打听来打听去,终于弄明白那事是被人举报的,不然公安人员怎么会查到他们头上啊。
⑾阿将想来想去——自己家没有仇人啊,谁会是举报人呢?阿将找片警几次,想知道举报人是谁。片警说,你想砸我饭碗?别说举报人我不认识,就是知道,也不会告诉你的。
⑿沈老汉放出来后,大家很同情沈老汉,说他被贼害苦了。新老顾客都来关照收购点的生意,收购点红火起来。
⒀阿将却念念不忘查出那个举报人。他每天关注收购点进进出出的行人,可是观察了很长一段时间,就是没有发现可疑人员。那天,沈老汉去了外面,搁在桌子上的手机响了。阿将一听,吓了一跳,来电人自称是派出所的民警,请他去派出所领荣誉证书和举报奖金。他更糊涂了,问,举报什么?民警说,一起收赃案啊,让我们破了系列盗窃案件。
⒁阿将的头疼痛起来,想了很久也不明白,爸怎么会举报自己收购赃物。
1.这篇小说情节曲折生动,请根据小说内容将相关情节补充完整。(每空限填4字)。
(1)智胜火强 (2)________ (3)________ (4)案发被拘 (5)__________
2.结合第③—⑤段文字分析,“火强”是一个怎样的人?
3.第⑦段两个加点的“颤抖”分别表现了沈老汉怎样的心理?
4.结合全文分析,沈老汉为什么举报自己?
古诗文默写
(1)一日不见,________。(诗经•郑风•子衿》)
(2)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6)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7)是故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礼记•虽有佳肴》)
阅读下列古诗,完成第题目。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A.首句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极为传神。
B.第二句的“燃”字,写出了红色的花朵像一团将要燃烧的火焰一样,画面感强烈,生动地表现了暮春时节天气已开始炎热的情景。
C.第三句笔势陡转,慨而叹之;“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D.本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