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自2009年秋季至今,我国西南地区遭遇旱灾,局部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据图...

自2009年秋季至今,我国西南地区遭遇旱灾,局部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据图3回答5、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特旱地区分布在云、贵、川三省

B.该区域旱情严重程度由南向北递减

C.此次旱灾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的伏旱

D.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是导致旱灾的原因

2.中国气象局对此次旱灾进行了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D 2.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年均径流深随纬度增大而递减

B.年均径流深的最大值在海南省

C.年均径流深与降水量年际变化的空间分布特点一致

D.年均径流深与蒸发量随纬度变化的分布特点一致

 

查看答案

贺兰山和银川平原是沙海中的“绿岛”和绿洲。读图1,回答1~3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贺兰山成为“绿岛”的主要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热量充足      B.地形抬升,降水较多

C.冰川融水多,水源充足      D.土层深厚,植被茂密

2.银川平原的形成原因是

A.地壳下沉,风力沉积         B.断裂下沉,冰川物质堆积

C.地壳抬升,河流侵蚀         D.断裂下沉,黄河泥沙沉积

3.银川平原自古以来就是重要农业区,其主要原因是

A.光热充足    B.地势低平   C.水源丰富     D.历史悠久

 

查看答案

(34分)温室气体排放关系到气候变化和人类生存发展,建设“低碳”社会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分析图10反映的经济现象。指出A、B、C、D四种结果中,哪一种最能体现“低碳”理念。(4分)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从政府、企业和消费者角度,分析如何促成低碳经济的实现。(8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3)一般来说,节能减排会影响企业收益。结合图1l,分析应如何看待节能减排和企业

盈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10分)

 

(4)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应如何在建设“低碳”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12分)

 

 

查看答案

(36分)安徽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工业基础较雄厚,其皖江(长江的安徽段)城市带被列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国家级示范区。回答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读图7,指出该省的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原因。(7分)

(2)该省2007年的洪涝具有代表性。分析该省洪涝灾害频繁且灾情严重的原因。(10分)

 

 

(3)图9中最能反映图8(芜湖市用地示意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曲线是       (2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4)江苏某酿造厂计划迁至丙地区。评价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7分)

 

黄山市作为安徽省的旅游招牌城市,2009年旅游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约占非农

劳动力总数的二分之一,接待游客2130万人次,总收入167亿元。黄山市旅游的综合

开发和文化产业的精品打造,进一步促进了该省的经济发展。

(5)根据材料,说出黄山市发展旅游产业对该区域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10分)

 

查看答案

图4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4,回答第10、11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黄河流域作为一个区域,其划分是依据              

A.单一指标        B.气候、地形等自然指标

C.行政区划        D.自然与人文的综合指标

2.黄河流域                        

A.甲处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气候干旱

B.乙处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泥沙大量沉积

C.丙处环境问题带来的主要危害是地质灾害频发

D.治理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是恢复地表植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