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回答7~9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

读我国甲、乙两区域略图,回答7~9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2.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甲、乙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1.C 2.A 3.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等潜水位线是地下潜水位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读我国某地某月的等潜水位线示意图,回答5~6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①一④水井中,水量最充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地水井水量最丰富的时间是

A.1月     B.7月     C.3月    D.11月

 

查看答案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的年际变化与东部地区降水的变化密切相关,我国锋面带的位置大约在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约5°C~8°,下图为近几十年来7~8月西太洋副热带高压脊线所在纬度位置波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7~8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的地区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D.气旋活动频繁

2.1989年7~8月份,我国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的降水情况是

A.华北地区降水偏多,长江流域降水偏少      B.华北地区降水偏少,长江流域降水偏多

C.两地区降水都偏多                        D.两地区降水都偏少

 

查看答案

读冬至日某经线的气温、气压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回答1~2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①、②、③曲线分别代表

A.气温、正午太阳高度、气压             B.气压、气温、正午太阳高度

C.正午太阳高度、气温、气压             D.气温、气压、正午太阳高度

2.该经线可能是       

A.30°E              B. 120°E        C.100°W         D.60°W

 

查看答案

(60分)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并与其它文明相互交流融合,

共同促进人类进步。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可•波罗游记》详细描绘了东方的风俗、地理、人情,如都江堰等,

大大促进了东西交通和文化交流,给世界带来巨大影响。

材料二:马可•波罗东行旅行线路和文化景观图

   (1)马可•波罗东行的出发地自然景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都的自然景观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要说明两地景观差异产生的原因。(8分)

   (2)文化景观A和B分别反映了当地什么环境问题?(4分)

   (3)“文化景观建设如果顺应了自然发展规律,将对自然环境保护产生有利无害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工程是如何顺应自然环境并发挥作用的?(8分)

 

查看答案

(36分)读某国区域等高线图(图7)和此国人口分布图(图8)

(1)简述图7区域主要河流在该国交通运输中的作用并说明理由。(12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根据图8该国人口密度较大的除东北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外,还有        

等地并简析其原因。(9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S州南部是蔬菜、水果、花卉等的专业化生产基地

 

 (3)下表为图8中S州南部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分析形成这种商品农业基地的有利的区位因素。(6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4)美国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其农业发展条件优越。与我国相比,美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的优势有哪些?(9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