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为某地级市的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示意图。该市沿海有N. D. W三个县城。东部海岸为沙质岸线,沙软潮平,水质清澈,附近有海岛;中部主要为礁石海岸,距海岸500m处水深可达20-25m;西部沿海有大面积的盐田。读后完成7-9题。
1.该市地形特点为 ( )
A. 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滨海平原
B. 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北低南高
C. 地势起伏较小,地形平坦开阔
D. 地形复杂多样,地势由北向南倾斜
2.该区域规划中正确的是 ( )
A. 规划拟在W城市布局大型区域电厂和焦化厂
B. 进口铁矿石,结合当地的煤炭资源,建大型钢铁基地及发展相关的产业
C. N城拟建为盐化工基地
D. F处建污水处理厂
3.该市道路规划不合理的是 ( )
A. 拟分别从Z城. G城建高等级公路与W连接
B. 两条国道呈十字交叉
C. 在D城可建深水码头
D. D城与W城之间拟建高等级公路
读图4甲、乙两区域图,回答5-6题。
1.图中M、N是世界著名的湖泊,关于两湖泊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两湖分别是所在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B. M湖是内力作用形成的,N湖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C. M湖周围的植被为热带雨林,N湖周围的植被为温带草原
D. 两湖均为内流湖
2.两湖泊所在地区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为
A. 甲、乙区域经济发达,农业分别为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B. 甲、乙区域资源丰富,资源分别为铁矿、铀矿和煤炭、石油
C. 甲、乙区域地区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 甲区域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乙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
读我国某地气温变化图,完成3-4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
A. 东北地区 B. 华北地区 C. 长江中下游 D. 海南岛
2.下列关于该地气温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丙三图的气温变化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
B. 甲图7月高温主要因为7月伏旱季节降水少光照强
C. 乙图7月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
D. 丙图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
读图,完成1-2题。
1.若地下水矿化度为5克/升,则图2中土壤含盐量大于等于0.8%的点有
A. ①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④
2.读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地下水埋深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矿化度成负相关
B. 若地下水矿化度较低则无论地下水埋藏深浅土壤含盐较低
C. 地下水埋深越大则土壤含盐量越大,土壤盐碱化就越严重
D. 若地下水矿化度相同则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成正相关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有人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目前世界各国对垃圾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卫生填埋、堆肥、焚烧等到方式,达到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材料二: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方式比较落后,大多数垃圾进行简易填埋。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在自然条件下,利用坑、塘、洼地将垃圾集中堆置在一起,不加掩盖,未经科学处理的填埋方法。
材料三:世界部分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表
(1)据表中信息,比较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垃圾处理上的异同。(3分)
(2)指出简易填埋垃圾的主要危害。并提出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合理化措施。(4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人口、耕地、草地和森林四个因子构成一个理论上以人为中心的全球人地关系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口总量的变动势必引起耕地、草地和森林面积的相互转化和数量增减。例如,人口增长导致粮食需求量增加,从而引起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粮食产量的相应变化,直到达到如下平衡:P×G=C×Y[P-人口总量;G -人均粮食年需求量;C-粮食播种面积;Y-土地生产率(单位面积年粮食产量)]。
材料二 读下图:全球人均粮食、耕地生产率、化肥投入和灌溉面积指数图。
(1)在人口增长条件下,满足粮食需求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分)
(2)现实中,材料一显示的人地关系是难以达到平衡的(P×G≠C×Y),下面三种情况中,最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是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① P×G-C×Y>0 ② P×G-C×Y=0 ③ P×G-C×Y<0
(3)材料二显示,人们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种措施来提高土地生产率,但由此可能分别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分)
(4)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土地生产率,除材料中所提到的措施外,今后更需要大力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