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5分)
茶树是富锰植物,茶叶中积累了大量的锰,且茶中近30%的锰能通过Mn2+的形态溶入茶水中,因此,饮茶是人体摄取锰的重要来源。但产自不同地区的茶叶锰含量有很大差异,为此,某同学作了“土壤pH值对茶叶从土壤中吸收锰元素的影响”的研究性学习。他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①茶叶锰含量与叶龄的关系;②茶叶锰含量与土壤pH值的关系。得到以下数据:
茶叶锰含量(mg/kg)及对应土壤的pH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老叶 |
1626 |
3112 |
3002 |
3322 |
2811 |
1516 |
2392 |
1728 |
2919 |
3488 |
3138 |
2585 |
2191 |
成叶 |
1341 |
2422 |
2025 |
2025 |
1996 |
993 |
1246 |
1031 |
1678 |
2253 |
2224 |
2145 |
1837 |
嫩叶 |
620 |
1278 |
1267 |
1733 |
1323 |
472 |
749 |
673 |
886 |
1665 |
995 |
1250 |
1125 |
土壤 PH |
5.10 |
4.16 |
4.67 |
4.34 |
4.70 |
6.02 |
5.42 |
5.69 |
4.95 |
4.05 |
4.51 |
4.33 |
4.48 |
⑴不考虑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壤中的锰元素主要来自土壤成分中的
A、成土母质 B、有机质 C、水分 D、空气
⑵茶叶中________叶的锰含量最高,表明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具有对营养元素的富集作用,同时,生物也是土壤_________的来源。
⑶从不同叶龄茶叶锰含量与土壤pH的关系图(下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叶龄茶叶在____________(中性、酸性、碱性)土壤中锰含量较高。
⑷从表中可以分析出,茶叶最适合栽种在下列的__________土壤中。
A、黄土 B、红壤 C、水稻土 D、黑土
林线高度是一地区森林带分布的最高界线,高山林线是划分高山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林线植被生长在其生态适应的极限附近,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而且受到人为的干扰少,是研究植被——气候关系很好的场所。读“中国林线海拔高度等值线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
⑴请在坐标图中作出沿AB线的林线海拔变化曲线图。
⑵描述图中3800米等值线的走向。
⑶简述沿AB线和AC线林线分布高度的变化特点,并据此分析影响林线高度的两个主要因素。
⑷列举图中圆P区域主要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区域为北半球,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该日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A、C两点的经度差为,回答⑴—⑸题。(9分)
⑴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___,AB线为___________(晨线或昏线)。
⑵A点地方时为___________,B点地方时为___________。
⑶B点昼长为___________,C点夜长为___________。
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过后,A点昼长将变长
B、该日过后,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小
C、该日过后,南极地区的极夜范围将继续扩大
D、该日过后不久,我国长江流域将进入伏旱时期
⑸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的纬度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极夜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为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据此回答24—25题。
1.图中字母F、H代表的含义是
①F表示资源开发 ②F表示产业活动
③H表示废物排放 ④H表示产品消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E阶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①过度开发导致非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
②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
③生产过程导致工业农业污染排放
④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下图是“不同国家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图”,读图完成22—23题。
1.图示表明
A、美国单位GDP能耗一直高于发展中国家
B、美国与英国从高能耗到低能耗同步过渡
C、美国能源利用率高于日本
D、美国早期能耗增长比日本快
2.目前,发展中国家单位GDP能耗超过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持续开发能源资源,能源丰富 B、人口持续增长,能源紧张
C、生产粗放,能源利用效率低 D、工业发展迅速,大量进口能源
关于工业化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
B、区域内相继出现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
C、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平衡增长态势
D、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要显著低于区域的平均发展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