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示意我国某地区14日6时的气压形势,L为低压,图中天气系统以200千米/天的速度东移。读图,完成下题。
1. 图中甲地14日6~9时的风向为
A. 偏东风 B. 偏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2. 气象部门发布了暴雨预报,甲地暴雨开始的时间约为
A. 14日14时 B. 14 日19时
C. 15日4时 D. 15 日11时
3. 该地区及图示气压形势出现的月份可能为
A. 华北平原,3、4月份 B. 四川盆地,1、2月份
C. 黄土高原,10、11月份 D. 东南丘陵,4、5月份
图为45º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下题。
1.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地形 C. 纬度位置 D. 洋流
2.该区域位于
A. 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B. 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C. 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D. 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3.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A. 常绿阔叶林 B. 常绿硬叶林
C. 针阔叶混交林 D. 草原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完成下题。
1.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
①生物量提高 ②生物量降低 ③植株密度改变 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3.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繁茂、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繁茂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此完成下题。
1.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A. 2个月 B. 3个月 C. 4个月 D. 5个月
2.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A. 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 B. 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
C. 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 D. 魁北克以下河口段
3.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①加深河道 ②绿化河堤 ③分段拦冰 ④拓宽河道(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A. 葫芦岛 B. 秦皇岛 C. 大连 D. 烟台
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 资源量不足 B. 破坏环境
C. 成本过高 D. 市场需求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