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是一种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新型地膜覆盖技术,...

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是一种集覆盖抑蒸、垄沟集雨、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新型地膜覆盖技术,甘肃省利用该技术使农作物产量大大提高,下图示意“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甘肃省利用全膜双垄沟播种技术能大幅度提高农作物产量,主要是充分利用了

A. 降水    B. 热量

C. 光照    D. 土壤

2.在甘肃省降水量相对较小的地区,为最大限度的起到减少水分流失的作用,最佳的覆膜时间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下列不属于该技术对农作物生产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A. 拦截降水径流    B. 减少水分蒸发

C. 防止大风掀膜    D. 增强昼夜温差

 

1.A 2.C 3.D 【解析】 1.该地膜覆盖技术有两种:一种是播种农作物在膜内,一种是播种农作物在膜外。地膜覆盖有两种作用:保温和保湿。因为是在我国西北地区,而且是播种农作物在膜外,所以与保温无关。有材料和图示可知技术采用了大小垄相间的种植方式,全地面覆盖地膜后,人为增加了集雨面积,可使有限的降水、甚至是5mm以下的无效降水,通过垄的分水作用、地膜的良好阻渗作用,汇集到种植沟,并沿播种孔入渗到作物根部,变成有效降雨,大大提高了耕层土壤水分含量。故A正确。 2.甘肃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旺盛。秋季,蒸发旺盛,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耕耙地,在十月中下旬起垄覆膜。此时覆膜能够有效阻止秋冬春三季水分的蒸发,最大限度地保蓄土壤水分,故答案选C项。 3.该技术其特点:一是显著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尤其是秋覆膜和顶凌覆膜避免了秋冬早春休闲期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又减轻了风蚀和水蚀,保墒增墒效果显著;二是显著的雨水集流作用。阳间相间的大小垄面是良好的集流面,将微小降雨集流入渗于作物根部,大大提高了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三是增加了积温,扩大了玉米及中晚熟品种的种植区域;四是有效抑制田间杂草,减轻土壤的盐碱为害。由此判断,该技术对农作物生长产生的有利影响的是拦截降水径流,A属于。覆膜可减少降水水分蒸发,B属于。相接处用垄面或表土地方谱,可防止大风掀膜,C属于。不能增强昼夜温差,D不属于,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农业设施、技术对农业的影响。这类题要抓住技术特点及题中所给信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用的是地膜,地膜有保温保湿的作用,保温即提高温度满足作物所需热量,同时可以防止低温冻害;保湿即防止土壤水过度蒸发;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地膜上面有一些孔和“雨水流向”雨水明显流入孔中,一方面可以收集雨水缓解旱情,另一方面雨水在地膜上流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在垄沟中播种,垄可以阻挡冷风,减少损失。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际上一般规定15~64岁为劳动年龄。下图示意中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和劳动人口比例的变化预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劳动年龄人口比例最高的年份大约是

A. 1985年    B. 2015年

C. 2020年    D. 2050年

2.下列不属于我国合理应对劳动人口变化策略的是

A.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B. 推行延缓退休方案

C. 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向以知识密集、科技创新型产业为主

D. 推行家庭养老政策

 

查看答案

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到“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城市住宅用地布局模式要由“大院式”向“街区式”转变,科学、规范设置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住宅小区实现内部道路公共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推广“街区制”的主要目的是

A. 拓宽主干道,缓解交通压力    B. 解决业主与物业的矛盾

C. 便于居民出行购物    D. 优化街区路网结构

2.城市住宅用地布局从“大院模式”向“街区模式”转变,其主要意义是

A. 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增加商业网点密度

B. 扩大城市绿地面积,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 形成完整路网,提高道路通达性

D. 增加城市居住用地面积,缓解城市住房紧张的问题

3.科学、规范设置交通安全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的主要作用在于

A. 提高土地利用率    B. 提高道路通达度

C. 提高道路安全性    D. 增加活动空间

 

查看答案

环境保护

穿山甲(见图)是地栖性哺乳动物,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多生活亚热带的落叶森林,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穿山甲栖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树林潮湿地带,喜炎热,能爬树。其主要食物为白蚁,此外也食蚁及其幼虫、蜜蜂、胡蜂和其它昆虫幼虫等。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近年来穿山甲数量急剧减少,我国大陆地区已难觅其踪影。

我国穿山甲巢穴一般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夏天住的,叫做夏洞,建在通风凉爽,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免灌进雨水,洞内隧道较短,大约为30厘米左右,里面结构比较简单;另一种是冬天住的,叫做冬洞,常筑于南坡,地势较低的地方,距地面垂直高度有4米多,洞内结构比较复杂,隧道弯弯曲曲,形似葫芦,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道用土堆起的土墙,长度可达10余米,还经过二、三个白蚁的巢,成为其冬季的“粮仓”,洞的尽头有一个较为宽敞的凹穴,里面铺垫着细软的杂草,用以保暖,是其越冬期的“卧室”,也用作“育婴室” 。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穿山甲数量激剧减少的原因。

(2)分析我国穿山甲冬季洞穴修筑的理由。

 

查看答案

【旅游地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世界有三大涌潮:印度恒河潮,巴西亚马逊潮与中国钱塘潮。诗云:“钱塘一望浪波连,顷刻狂澜横眼前,看似平常江水里,蕴藏能量可惊天。”潮头初临时,江面闪现出一条白线,伴之以隆隆的声响,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潮头推拥,鸣声如雷,顷刻间,潮峰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

壮观的钱塘江潮是如何形成的?并分析钱塘江沿岸发展观潮旅游业的条件。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枸杞,又叫黑果枸杞,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等地是全国黑枸杞的主要产地。图中甲地野生黑枸杞果实大,肉厚,较甜,是“药食两用”佳品。因为黑枸杞具有的抗氧化等功效,逐年来为人们追捧,价格不断上涨。近年来,甲所在省不断加大对黑枸杞的人工栽培技术投资和实验性驯化种植,并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但黑枸杞产业生产仍存在许多问题。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

(1)描述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根据材料分析枸杞的生长习性。

(3)分析甲地野生黑枸杞品质优良的原因。

(4)针对该省发展枸杞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