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旅游”成为越来越多游客外出旅游的选择。清明前后,贵州各地繁花似锦,粤港澳等地游客纷纷乘坐贵广高铁入黔赏花。2016年3月25日,香港某旅行社带领1 421名游客抵达贵阳北站,通过“高铁赏花”寻找“中国最美的春天”。据贵阳火车站不完全统计,2016年3月初至4月初,超过1.5万名来自粤港澳等地的游客来黔踏青赏花。
分析粤港澳游客乘坐贵广高铁入黔赏花的原因,并为当地发展“高铁旅游”提出合理化建议。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肉植物通常生活在气温偏高,降水量少且有明显干湿季交替的地方,有少量雾气和露水也可满足其生存需要。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非洲西南部的纳马夸兰地区夏季多雾、冬雨较多,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纳马夸兰沙漠有着5000万年的历史,国际生态保护组织认可纳马夸兰沙漠是地球上唯一的生物多样化干旱区,区域内有3500多种多肉植物,占全球多肉植物种类的10%,其中1000多种是这里独有的。下图为纳马夸兰周边区域和纳马夸兰气候资料图。
(1)分析纳马夸兰南部地区适合多肉植物生存的气候条件。
(2)从生物进化和人类活动角度说明纳马夸兰沙漠多肉植物种类众多的原因。
(3)分析纳马夸兰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的原因。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藏那曲地区地形以高原丘陵为主,地表84%是草地,高嵩草、矮嵩草、紫花针茅是牦牛主要的饲用植物。牦牛四肢粗健,皮毛厚实,心肺发达,耐饥渴,是那曲地区主要畜种之一,每年10月是牦牛适宜屠宰期。早年牦牛主要作为役用(耕作、运输),近十多年来,随着牦牛奶、牦牛肉干、牦牛绒衫、牦牛工艺品等上百种产品生产加工,牦牛产业在那曲地区快速兴起。左图是那曲地区示意图,右图是那曲地区三种牧草生物量年内变化图。
(1)分析牦牛成为那曲地区主要畜种与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2)简述牦牛适宜在每年10月屠宰的理由。
(3)分析牦牛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4)当地有企业计划大幅扩大牦牛产业规模,以满足市场需求和促进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专家对此提出质疑。试为专家的质疑提出依据。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温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充分利用海陆风 B. 避开天敌
C. 低湿地分布较广 D. 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2.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该路线飞行距离更近 B. 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C. 开辟新的迁徙路线 D. 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
3.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并常常避开广阔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是因为:
A. 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 B. 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C. 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 D. 上升气流显著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祁连山一一一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中,该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北、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如图为祁连山地“阴阳脸”图片,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地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古诗描述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
C. 该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外流河
D. 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
2.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A. “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 B. “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C. “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D. “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一科研团队为解决某地区饮水问题设计了坝窖联蓄工程(如下图),利用淤地坝拦蓄沟道洪水,再用蓄水池、水窖加以存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进水口的独特设计,主要目的是为了
A. 减少引水杂质 B. 方便引水管自流
C. 防止泥沙淤积 D. 过滤水中污染物
2.最适合该工程推广的地区是
A. 东南丘陵 B. 河套平原 C. 黄土高原 D. 藏北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