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7年春夏,由于持续的大雨和暴雨,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内涝现象。武汉等城...

2017年春夏,由于持续的大雨和暴雨,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内涝现象。武汉等城市相继出现城市看海的尴尬景观。针对这种现象,国务院再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积极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通过增加城市“海绵体”,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地区中最需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地区是

A. 东北地区    B. 西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下列造成城市“一雨即涝”的人为原因是

①城市用地改变了土地性质  ②城市扩展破坏了原有的水系

③城市建筑改变了原有的地貌 ④城市建设大面积增加湿地与绿地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下列活动属于建设城市“海绵体”的是

①发展城市立体交通网 ②铺设透水路面 ③建设与改善城市地下排水管网

④建设地下雨水收集与储存系统 ⑤增加城市绿地和湿地面积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1.C 2.A 3.D 【解析】试题分析: 1. 2. 3. 【考点定位】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水循环。 【知识拓展】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改变地面及植被状况,而影响大气降水到达地面的分配。如修筑水库, 二、由于过度开发局部地区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使地表、地下水贮量下降,出现地下漏斗及地上的断流,造成次生盐渍化;也使下游水源减少,水位下降,水质恶化,沿海出现海水入侵,加重了额干旱化和盐渍化威胁。 三、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导致地区性气候向干旱化方向发展,直到形成荒漠。 四、环境污染而恶化水质,影响水循环的蒸散过程。洋面的油污染导致蒸发量减少,另一方面,由于水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增加,密度增大,也会影响到蒸发。 五、由于人类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大气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如CO2 CH4 CFC8 等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改变地球大气系统辐射平衡而引起的气温升高、全球性降水增加、蒸发加大和水循环的加快以及区域水循环变化。这种变化的时间尺度可持续几十年到几百年。另一方面,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排出的污染物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水循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 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 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 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 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口出生率    B. 人口迁移    C. 人口死亡率    D. 人口密度

 

查看答案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左图为四川省一月均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右图为甲地某山坡岩石景观。

材料二:四川自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是一个以恐龙化石遗迹、井盐开采与生产遗址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世界级地质公园。

(1)与东部地区比,四川西部地区一月等温线分布较(疏或密),影响其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按岩石的成因分,右图的岩石属于,图中浑圆的颗粒表明该地地质历史上曾经受到的外力作用是。

(3)根据地球上生物演化的一般序列,恐龙灭绝的年代是。

(4)简述川气东输(西气东输工程的组成部分)对东部地区的积极影响。

(5)与成都比,甲地易发生泥石流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河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水汽不易到达。

(2)图示区域棉花种植的主导自然因素是;该地棉花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光照强、。

(3)矿化度(单位湖水中矿物质含量)是衡量湖水咸淡的重要指标。图中咸海的湖水矿化度较高,其主要原因是流域内降水量少,造成量小,而湖区量大。

(4)“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与该区域相关国家在能源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简述“中哈输油管道”建成对中国能源安全和哈萨克斯坦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

读北美洲五大湖附近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地区(阴影部分)布局水果、蔬菜的区位优势最主要是

A. 地形平坦    B. 气候适宜

C. 资金雄厚    D. 临近市场

2.若乙地大量种植玉米,则沿岸湖泊对该地玉米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A. 夏季降水增多    B. 夏季气温降低

C. 冬季降水增多    D. 冬季气温增高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

A. ①③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

B. ②④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C. ③⑥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

D. ⑤⑥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