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辽河口海岸线演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辽河口海岸线演变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不断被侵蚀    B. 先侵蚀后沉积

C. 不断有泥沙沉积    D. 先沉积后侵蚀

2.有人推测图中海岸线还会迅速向南推进其理由可能是

A. 辽河流域年降水量减小

B. 辽河入海年径流量增大

C. 辽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

D. 辽河下游流速变快

 

1.C 2.B 【解析】 1.读图可以看出,随着历史发展,辽河口海岸线不断向南推进,说明不断有泥沙沉积。 2.辽河流域降水较多,入海年径流量增大,输送泥沙增加,河口泥沙淤积增加,因此海岸向南推进,辽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增加,河流的含沙量减少,不利于泥沙沉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些年,水果玉米(即超甜玉米)引入我国栽培。它可生食,也可煮熟吃,还可剥下籽粒做菜,是一种新兴的休闲保健营养食品。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北方的水果玉米在品质和甜嫩程度上均优于南方的水果玉米,其原因是 (    )

A. 热量较充足    B. 土壤较肥沃    C. 水源较丰富    D. 生长周期长

2.水果玉米栽培时须与其他作物隔离300米以上,其最主要目的是 (    )

A. 方便耕地浇灌    B. 保证玉米品质    C. 利于作物通风    D. 增加光照强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大约为15天,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武汉的李华发现,家里朝南的阳台在立春这天的正午不再被南楼遮挡,开始能照射到阳光,那么她家的阳台在正午不能照射到阳光的时间约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

2.二十四节气在公转轨道上都间隔15°,但间隔时间不一定相同,下面节气间隔时间最大的是

A. 小寒    B. 冬至    C. 白露    D. 小暑

3.关于“清明时节雨纷纷”,说法错误的是

A. 容易出现在长江流域和江淮地区

B. 北方残余的冷空气与南方暖湿气流相遇形成的锋面雨

C. 清明时期,因暖湿气流还没有达到强盛期,多以连续性降水为主

D. 形成和大西洋副热带高气压向北移动有关,此时其位置到达最北

 

查看答案

读某地地形削面图以及气温、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山地

A. 位于非洲大陆    B. 雪线高度约为5000米

C. 气温最低的地方降水量最丰富    D. 甲坡盛行西北风

2.图中处十山麓地带的乙地,其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 热带雨林带    B.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A. 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    B. 3550—3650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

C. 距河8—10km分布人口最多    D. 高程45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2.该流域很可能位于

A. 巴西高原    B. 南部非洲    C. 藏南谷地    D. 北美大草原

3.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水能资源分布    B. 地形地势和坡向    C. 交通通达度    D. 取用水方便程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新西兰南岛东岸莫埃拉基海滩上的圆石。数千万年前,动物残骸沉入海底形成内核,而后矿物结晶长期附着逐渐形成圆石,形成之初便静静地躺在海底柔软的泥沙层中。海滩上的圆石表层有裂纹并多从中心开裂,可清晰看到里面的纹理,如同大树的年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莫埃拉基海滩地处

A. 消亡边界    B. 生长边界    C. 板块内部    D. 无法判断

2.与莫埃拉基海滩圆石的初期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是

A. 物理沉积    B. 化学沉积    C. 海浪侵蚀    D. 流水侵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