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的土壤结构和植被覆盖状况会直接影响到地表水的下渗。下面甲图为“地表单位面积上厚度相同的四类均质土壤(砂土、砂壤土、壤土、黏土)的累积入渗量曲线图”;乙图为“地表单位面积上的四类均质植被覆盖区(耕地、草地、古老的牧场、大量放牧的牧场)的累积下渗量曲线图”。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1.黏土主要由非常小的(<2µm)硅酸铝盐颗粒组成,是含沙粒很少、具有可塑性和黏性的土壤。壤土是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据此判断甲图中分别表示壤土和黏土的是
A. 壤土—①,黏土—② B. 壤土—①,黏土—④
C. 壤土—②,黏土—③ D. 壤土—③,黏土—④
2.图乙的四条曲线中能反映耕地的是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下表为台湾省五地五年内在4~9月的海陆风出现日数统计图。请结合上面的图片和下表,思考并完成下面小题。
表:五年内4~9月台湾省五地海陆风出现日数统计
1.桃园和台南均位于台湾省西部,两者在海陆风出现日数上却存在较大差异,原因可能是
①两者的地形差异 ②两者的纬度位置差异 ③不同季风的影响强度和时间长短 ④东部山地对大气环流的阻挡强度 ⑤邻近海域的洋流性质差异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⑤ D. ①③④⑤
2.与台东相比,同位于台湾省南部的台南其海陆风的出现日数要多于前者,主要原因是
A. 大气环流 B. 地形 C. 地表物质组成 D. 洋流
3.6~9月期间,对台湾省南部各地而言,对海陆风的形成造成最大干扰的因素可能是
A. 西南季风 B. 地形 C. 台风 D. 洋流
下面分别为“我国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和“我国台湾省地形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南北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 纬度位置 B. 天气状况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2.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A. 纬度位置 B. 天气状况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3.导致甲地附近的等值线向南突出的根本原因是
A. 纬度位置 B. 天气状况 C. 海陆位置 D. 地形
上面的实验结束后,两位同学通过改变实验设计进行了第二个实验。实验过程Ⅱ的简要描述:除了“将温度计放置在水和干沙子上方的相同高度处”之外,其他实验步骤均与实验过程Ⅰ一致。实验的模拟图如下。请结合文字材料和图片信息思考并分析下面小题。
1.下面关于前半小时内,丙、丁两容器内温度计读数变化情况的描述合理的是
A. 同步升温 B. 无明显变化 C. 丙升温快于丁 D. 丙升温慢于丁
2.丙、丁两容器内的干空气,从初始状态下的10℃到实验Ⅱ过程中两温度计均出现了显著的读数增大情况(干沙子上部温度计的读数更高)。在此过程中,下面关于热量传递过程的推断合理的是
A. 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升温
B. 温度计通过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升温
C. 主要因水和干沙子对上部空气加热的结果
D. 水和干沙子主要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了大气
3.实验Ⅱ过程中,丙、丁两容器内的空气在气压(P)指标上发生的变化最可能为
A. 与初始状态一致 B. P丙=P丁 C. P丙>P丁 D. P丙<P丁
9月份,在一个晴朗的周六下午2时,在学校的地理专用教室,济南某普通高中的小李和小王两位同学结合所学的大气知识设计了下面两个实验来探讨热量在大气和不同下垫面之间的传递过程及其差异。实验过程Ⅰ可简要描述如下:⑴取甲、乙两个同样的空密闭容器,且两者内部均为10℃的干空气。⑵接下来,在甲、乙两容器内分别加入同体积的水和干沙子;并将完全相同的两个温度计(已清零)分别固定在水和干沙子内的相同深度上。⑶将两个密闭容器在同一时间并列放置在太阳下。⑷前半小时内,持续观察并描述温度计读数的变化情况;1小时内,每隔10分钟进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度数。⑸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与所学的相关结论进行对照。结合以上描述和下面的图片信息,思考并分析下面小题。
1.下面关于前半小时内,甲、乙两容器内温度计读数变化情况的描述合理的是
A. 同步升温 B. 无明显变化 C. 甲升温快于乙 D. 甲升温慢于乙
2.在数据分析的时候,两位同学发现甲容器内温度计的读数均低于乙容器,原因可能是
①水与干沙子的热力性质差异 ②水与干沙子的热量传递方式相同,但同体积水的热容量更大 ③水与干沙子的透明度差异大 ④水体存在蒸发散热的现象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下图为北半球四地在夏至日当天所看到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地平面上表示正西方向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四地的纬度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合理的是
A. 甲、乙、丙、丁 B. 乙、丁、丙、甲
C. 丙、丁、甲、乙 D. 丁、乙、甲、丙
3.夏至日当天,对于分别站立在O1、O2、O3、O4四点的四个人来讲,其身影在地面的旋转角度最小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