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目前每年消耗煤炭4200多万吨,占全市能源总量的70%左右,其煤炭消耗量和消耗密度居全国大城市之首。超大量用煤不仅影响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也给上海及周边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据有关部门测算,上海每年酸雨发生率为11%,江苏省为21%,杭州等浙江省主要城市高达50%。假如这些地区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可减少90%以上的氮、硫氧化合物和98%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1)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产生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2)上海煤炭的主要来源地是安徽淮南、淮北、江苏徐州、山西等地,其中山西大同的煤炭运往上海,经济合理的运输线路如何?
(3)分析一下淮南“变输煤为输电”给淮南带来的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境内的澜沧江流域资源十分丰富,是一座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
(1)简述图示区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要分析澜沧江流域的开发方向。
(3)澜沧江流域在综合开发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土高原总面积64.62万km2,目前水土流失面积43.4万km2,其中水蚀导致的水土流失面积达33.41万km2。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小流域干沟纵剖面的治理措施。
(1)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
(2)据图分别说明该干沟中的峁顶(边)、陡坡、缓坡和沟谷所采取的水土保持措施。
(3)打坝淤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之一。说明图中淤地坝的主要作用。
广州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有关南极科考与“3S”技术的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年4月15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取得丰硕成果,乘坐“雪龙”号凯旋。
材料二 在南极中山站前使用探测仪器的科考队员。
(1)南极科考队为安装大型望远镜设备选址并准备场地,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___;考察队员监测南极冰川和海岸线变化要利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________。
(2)“数字南极”的构建是我国南极科考的重要任务。下列对“数字南极”的利用,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方便查阅南极地区的三维地图及地图信息
B.可以对附近地区冰川、海岸线的变化进行观察分析
C.为防止极冰融化提供治理的技术
D.对地物相关信息的分析采用数字化处理
(3)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在对南极地区进行勘探研究中,除了上述应用外,还有哪些用途?试举两例。
目前浙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和山东红石顶核电站等工程正全面展开。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
A. 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B. 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C. 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D. 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
2.下列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B. 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张的状况,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C. 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D. 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量的70%以上的城市。根据资源产业与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都面临着如何寻找新出路的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B. 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
C. 坚持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
D. 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
2.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A. 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
B. 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C. 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
D. 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