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下图两个不同区域,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

读下图两个不同区域,完成下列各题。

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不同    B. 热量不同

C. 降水不同    D. 地形不同

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乙图所示区域的农业变化趋势的是(  )

A.     B.

C.     D.

3.东北平原取代长江三角洲平原成为全国的“粮仓”,原因是(    )。

A. 人少地多,沃野千里    B. 水网密集,河湖众多

C. 人多地少,精耕细作    D. 地球变暖,热量充足

 

1.B 2.B 3.A 【解析】 1.根据图示轮廓与经纬度位置,可判断甲为东北的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地区,乙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长江三角洲;影响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主要是气候中的热量,东北平原纬度高,热量较低,只能一年一熟,适宜种植温凉作物;而长江三角洲纬度较低,处于亚热带地区,热量较充足,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种植喜湿热的水稻等。故选B。 2.据上题分析可知,乙图所示区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经济发达,城市、人口众多,城市化水平高,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下降,而对蔬菜、花卉等农副产品的需求量上升。故选B。 3.长江三角洲耕地破碎,无法施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属于精耕细作的自给化农业。而东北地区地广人稀,可以施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商品率高,因而有全国“粮仓”之称。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

荒漠般的景观。图3--2--3是我国内陆某地区图,读图完成78题。

1.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 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B. 地球变暖,气候异常

C. 地球运动,地形上升    D. 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2.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

A. 农业灌溉    B. 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C. 矿产资源开发    D. 气候异常

 

查看答案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的相互关系。回答下列各题。

1.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 为商业网点选址    B. 分析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C. 计算城市水域面积    D. 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2.对l985年和2000年城市土地利用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 计算交通流量的变化    B. 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 了解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D. 预测城市降水变化趋势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部分干湿地区及农业生产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半干旱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区多是种植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 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B. 生活特点

C. 经济发展水平    D. 生活条件

2.导致图中区域农业发展方向不同的地理环境差异,最主要是(    )

A. 气候条件    B. 交通条件

C. 土地条件    D. 历史条件

3.下列关于我国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差异与对应形成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比南方强——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B. 从北到南,房屋进深、高度和坡度都逐渐增大——便于雨水的排泻和屋内通风纳凉

C. 建同等面积的住房,北方的建筑成本比南方高——北方地区地价和建筑材料价格高

D. 建同样高度的多幢楼房,北方楼房的南北间距比南方大——北方地区地广人稀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了雪地、沙漠、湿地、小麦的反射光谱曲线。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物在同一波段其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的波段其反射率也不同。例如,利用0.4~0.5微米波段的照片,发现       反射率最高。利用0.5~0.6微米波段的照片可以把沙漠与小麦、湿地区分开;利用0.7~0.9微米波段的照片发现________与________ 反射率差别较大。

(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南北两极冰川以及大陆冰川的加速融化引起警惕。根据图中对比雪和沙漠两者,使气温昼夜温差更大的是        ,原因是              

(3)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请简要说出湿地的生态环境价值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乙地区荒漠化较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图中城镇形成早期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该地区冬春季城市大气污染较严重,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

(3)图中文物古迹分布较广,但损毁较严重,试分析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自然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