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三个地区植被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A.丙—甲—乙 B.甲—乙—丙
C.甲—丙—乙 D.乙—丙—甲
2.引起甲、乙、丙三地针叶林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模拟图,完成下面小题。
1.自然带①→②→③→④→⑤和自然带⑦→⑧→⑨→⑩的分布分别符合(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和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2.图中绿洲的出现说明其自然带的分布具有 (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C.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下图为某大陆山地植被类型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N地植被类型最有可能为
A.常绿阔叶林 B.高寒荒漠
C.针叶阔叶混交林 D.高山灌木丛
2.该山地最有可能位于
A.北美大陆 B.南美大陆
C.欧洲大陆 D.非洲大陆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规律。同一山体的垂直自然带,又有阴坡和阳坡的明显差异。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四幅图示中,正确表示坡向对自然带影响的是
2.下列山地的相对高度接近,但由于它们各自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自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异也不相同,判断其中所处纬度最高的是
人口压力指数,是指一个区域现有人口数量与经济人口容量之比。下图是我国2000年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上述分布特点与我国的人口密度呈现出什么相关性?
(3)分析西藏人口压力指数相对较大的原因。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某地区根据其人口发展趋势,预计2030年后,人口将达到90万。同时,现有耕地将因建设用地和退耕还林、还湖减少0.8万公顷,水资源因外调减少20000万m3,规划新造林面积1.1万公顷。下表为该地区现有部分数据统计表。
人口 | 总面积 | 耕地 | 森林 | 年径流量 |
62万 | 22万公顷 | 5.3万公顷 | 7.9万公顷 | 290000万m3 |
材料二:该地区未来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低资源消耗量。
耕地 | 森林 | 淡水 |
0.1公顷/人 | 0.1公顷/人 | 2000 m3/人 |
(1)指出未来对该地区环境承载力限制最大的资源因素,并简述解决该问题的主要途径。
(2)指出未来对该地区环境承载力限制最小的资源因素,并说明对该资源利用应注意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