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   )

A. 西北高东南低    B. 东高西低

C. 中间高四周低    D. 南高北低

2.上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

A.     B.     C.     D.

 

1.A 2.D 【解析】 1.根据经纬度,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结合等温线数值,闭合等温线温度越低,说明海拔越高。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A对。B、C、D错。 2.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根据图示等温线分布,图中所示区域最适宜种植木薯的地方是丁地,丁地纬度最低,且年平均气温在22℃以上,D对。其它三地年平均气温均较低,不是最适宜区,A、B、C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黑龙江省哈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图中甲岛为一江心洲,其与图中最高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 1210 m    B. 830 m    C. 610 m    D. 430m

2.关于图中河流,描述正确的是(    )

A. 甲河地处亚热带,无结冰期    B. 图中河段流速较慢

C. 剧中河段航运价值较大    D. 该河最终流入湄南河

3.此地种植业生产较周边地区发达,其主要自然条件是(    )

A. 地势较高,生长期长,作物品质优良    B. 光照丰富

C. 积温较高    D. 人口稠密,劳动力较丰富

 

查看答案

读我国雨带移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①②③时,其月份分别是

A. 4、5月,6月,7、8月前后

B. 5、6月,7月,8、9月前后

C. 3、4月,5、6月,7、8月前后

D. 10月,8、9月,7、8月前后

2.2015年长江地区旱情严重,而淮河流域出现洪涝。原因是

A. 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少而北方气流中含水量较多

B. 冬季风较弱,雨季回撤慢,在黄淮停留时间过长

C. 副热带高压过强,台风活动多集中在黄海一带

D. 副热带高压偏强,雨带北上提前,并在黄淮停留时间长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同一纬线附近的三个城市气温、降水和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①②③城市所在地形区最可能是

A.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    B. 江汉平原、江淮平原、横断山区

C. 太湖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D. 珠江三角洲、江南丘陵、云贵高原

2.下列关于②城市所在地形区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土壤肥沃,以“黑土”著称    B. 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

C. 地势平坦,有“鱼米之乡”之称    D. 水能、天然气资源丰富

3.③城市日照时数明显高于①②城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空气稀薄,降水少,晴天多    B. 纬度低,白昼时间长

C. 距海远,受季风影响小    D. 位于我国西北,日落时间晚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四条著名山脉,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图中山脉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 ②是我国长江与珠江流域分界线

C. ③是山西与山东两省分界线    D. ④是两大板块的分界线

2.图示山脉附近地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2015年1月8日,中国第31次南极科考队首次在罗斯海发现新锚地,图中A地拟建我国第6个极地科考站。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A

A. 位于黄河站的西南方向    B. 与中山站均濒临太平洋

C. 自转线速度比长城站慢    D. 距离泰山站约9 900千米

2.两极地区

A. 半年极昼与半年极夜交替出现    B. 冰川地貌广布,均能看到企鹅

C. 大洋环流均呈顺时针方向    D. 常年寒冷,盛行偏东风,降水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