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浙江温州雁荡山经过抬升、剥蚀、切割,导致火山根部天然裸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读...

浙江温州雁荡山经过抬升、剥蚀、切割,导致火山根部天然裸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阅读雁荡山峡谷的图片,请分析形成该景观的原因(  )

A. 风力侵蚀    B. 流水侵蚀

C. 地质作用    D. 古冰川作用

2.雁荡山的岩石是以白垩纪流纹岩为主,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雁荡山的岩石比较致密,密度相对较大

B. 雁荡山岩石属于沉积岩

C. 该岩石是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

D. 雁荡山由于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1.B 2.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貌景观和岩石的形成成因。 1.结合题目条件知道雁荡山是一座具有世界意义的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经过抬升、切割、剥蚀,导致火山根部天然裸露成多方位立体断面模型。所以这种景观的形成是由于流水侵蚀的结果,B正确。 2.雁荡山的岩石是以白垩纪流纹岩为主,因此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的,属于岩浆岩,多气孔和流纹,密度较小,雁荡山地处亚欧板块内部,所以C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俄罗斯在伏尔加河上修建了众多的大型水库,同时还修建了伏尔加河——顿河、伏尔加河——波罗的海等运河,使伏尔加河与波罗的海、黑海、白海(北冰洋)航运联为一体,形成庞大的内河航运网。左图为航运水系图,右图为1900-1987年伏尔加河三角洲的面积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2016年,中俄原油管道、东线(我国东北油气进口管道)天然气管道等能源领域战略性大项目相继运营或开工建设(俄罗斯已成为我国第一大原油进口来源国,第一大电力进口来源国,原油进口量5248吨,电力进口量33亿千瓦时,最高每年向中国输送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连同我国西南能源进口通道(含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西北油气进口通道(含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海上油气运输通道,我国能源进口四大战略通道格局初步形成。

(1)根据材料,简述伏尔加河上修建大型水库对伏尔加河三角洲的影响。

 

(2)评价伏尔加河发展内河航运的条件。

 

(3)简述伏尔加河内河航运网的形成对伏尔加河流域开发的积极影响。

 

(4)随着我国能源供给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大大改善,有人建议: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应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可可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上游的热带雨林,现在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地区,中中国海南和云南南部也有种植。可可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在排水不良和重粘土上或常受台风侵袭的地方不适宜生长。可可的种子为制造可可粉和巧克力糖的主要原料。

科特迪瓦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可可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加工能力簿弱,可可加工能力只占总产量的20%,绝大部分作为原料出口,附加值很低,科政府把发展本地加工业作为振兴和持续发展可可产来的首要任务。图11为科特迪瓦河流、地形与可可种植区分布示意图。

(1)分析说明科特迪瓦的地势特点。

(2)与科特迪瓦相比,我国可可的种植条件不哪些不足?

 

查看答案

历史上,北京城是雨燕的繁殖栖息地,因此北京雨燕是北京的标志性物种,鼎盛时期曾达到五万只,但目前仅有三千只左右。雨燕最早居住在悬崖峭壁的洞穴中,而这座古老皇城的高大建筑,则为它们提供了岩穴之外的最佳住所。每年7月中下旬开始,北京雨燕在完成繁殖任务后便开始越冬迁徙,于10月初抵达越冬地--非洲大陆南端。下图是北京雨燕迁徙路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北京雨燕迁徙选择绕行非直线飞行的主要原因是

A. 避开天敌    B. 水源充足    C. 节省体能    D. 远离人类

2.北京雨燕越冬地的本息环境主要是

A. 森林    B. 草原    C. 苔原    D. 冰原

3.上世纪50年代以来北京城雨燕大幅减少,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

A. 天敌增多    B. 人为猎杀    C. 气候变暖    D. 旧城改造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

A.     B.     C.     D.

2.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A. 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B. 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 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D. 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查看答案

读甲“世界某地区图”和乙“我国某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地区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湿润,年降水量较多;海洋深入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大

B. 甲——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深居亚欧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

C. 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CB的引水计划实施的原因是

A. B是内陆湖泊,湖区周围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实施引水可增加沿岸降水量

B. B是内陆湖泊,湖区周围气候干燥,蒸发量大,实施引水可增加外流区域面积

C. B沿岸工农业用水量大,入湖水量减少,实施引水可增加入湖河流的径流量

D. 缓解B水位下降、盐度增大、生态失衡的现状

3.A河相比较,D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流河,落差小,水流平稳    B. 支流多,含沙量较小

C. 外流河,落差小,水流平稳,有凌汛现象    D. 外流河,落差大,水能资源较丰富,有凌汛现象

4.C海域到英国的伦敦港,当船只经过直布罗陀海峡时船只可能看到的自然现象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夏季,顺风顺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影响

B. 夏季,逆风顺水,受西风和海水密度差异影响

C. 冬季,逆水逆风,受西风和海水密度差异影响

D. 冬季,逆风顺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海水密度差异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