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如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km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

如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15万km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 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B. 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物种资源丰富

C. 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

D. 终年受西南风控制,降水西多东少

2.该国最重要的常规能源是

A. 太阳能    B. 潮汐能    C. 水能    D. 风能

 

1.A 2.C 【解析】考查新西兰的地理环境特征,影响水能的因素。 1.图示是新西兰南岛,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A正确;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物种资源丰富,B错;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C错; 终年受西北风控制,降水西多东少,D错。故选A。 2.新西兰南岛,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落差大,且位于温带海洋气候区,降水多,河流流量丰富,所以水能丰富。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人口的数量变化对农业、工业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黑龙江省作为我国耕地面积大、重工业比重大的省份,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黑龙江积极推进二胎生育政策和多项人才引进政策,下表是黑龙江省2010~2014年人口数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导致黑龙江省常住人口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态环境恶化    B. 经济发展速度较慢    C. 生活成本高    D. 交通条件较差

2.黑龙江省人口数量的变化对农业的有利影响有

①农业生产效率降低 ②机械化程度加大 ③农业规模水平提高 ④农业收入增多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西江千户苗寨是中国最大的苗族古村寨,位于黔东南某断层谷地。层层落落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呈梯状逐级抬升,与自然和谐共融,成为名符其实的“生态建筑”。下图示意西江千户苗寨吊脚楼分布。据此完成下题。

1.造成河流两岸吊脚楼数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热量    B. 光照    C. 降水    D. 地形

2.吊脚楼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融体现在

①可就地取材建房且室内冬暖夏凉②能获得较多光照且节约建筑用地③底层架空有利于防涝④底部支柱长短的选择可适应地形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查看答案

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湿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充分利用海陆风    B. 低湿地分布较广

C. 避开天敌    D. 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2.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该线路飞行距离更近    B. 寻找新的栖息地

C. 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D. 开辟新的迁徙路线

3.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00-15:00,是因为此时

A. 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    B. 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C. 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    D. 上升气流显著

 

查看答案

读热带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地最易发生森林火灾的时段是

A. 12,1,2月    B. 3,4,5月    C. 6,7,8月    D. 9,10,11月

2.降水最多的月份降水量约是

A. 300mm    B. 500mm    C. 700mm    D. 900mm

 

查看答案

下面左图为四处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甲中四处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 ①—冰川侵蚀    B. ②—海浪沉积

C. ③—风力侵蚀    D. ④—流水侵蚀

2.图甲中四处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过程与图乙中相关内容对应正确的是

A. ①:甲→a→乙→b    B. ②:d→丁→b

C. ③:丙→c→d→丁    D. ④:戊→b→c→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