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潜水是指地下水中,埋藏在第一隔水层(不透水层)之上含水层中的水。潜水等水位线是指...

潜水是指地下水中,埋藏在第一隔水层(不透水层)之上含水层中的水。潜水等水位线是指地下自由水面海拔相同点的连线。一般地势越高,潜水位越高。读我国华北平原某地潜水等水位线分布示意图(单位:米),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示河流分析可信的是(  )

A. P处潜水补给河水

B. Q处河水补给潜水

C. 为地上悬河,无冰期

D. 大致流向为自东向西

2.下列对M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a值大于b值,M区可能为高岗地

B. a值小于b值,M区可能为低洼地

C. M区硬化面积扩大,a、b数值减小

D. M区绿化面积扩大,a、b数值减小

 

1.D 2.C 【解析】试题分析: 1. 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为天山南断层凹陷湖,包括大湖、小湖群及苇沼三部分,平均水位约1 048米,经孔雀河进入库尔勒地区,最后汇入罗布泊。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有关博斯腾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孔雀河与湖泊为互补关系

B. 博斯腾湖的平均深度达1 048

C. 开都河径流量年际变化显著

D. 湖泊面积变化与支流径流直接相关

2.芦苇为湿地植物,主要分布在博斯腾湖西南小湖群和大湖的西岸区。读下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湖泊水位下降,芦苇面积扩大

B. 水位的变动直接影响芦苇的产量

C. 湖泊水位越高,芦苇产量越高

D. 湖泊水位下降,芦苇总产量提高

3.近几年,博斯腾湖的平均入湖径流量为26.8亿立方米,平均每年流出量为12.5亿立方米。据此判断近几年来,对湖泊面积变化影响最小的因素是(  )

A. 湖面降水与蒸发

B. 地下水补给运动

C. 库尔勒地区工农业用水量的变化

D. 芦苇的种植面积

 

查看答案

24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农业生产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与主要节气对应位置,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小满”是指麦类作物籽粒开始饱满还未成熟的现象。“小满”现象最明显的地区是(  )

A. 成都平原    B. 东北平原

C. 华北平原    D. 台湾岛

2.立夏至立秋期间,台北市每天的日出时间(  )

A. 提早    B. 先提早后推迟

C. 推迟    D. 先推迟后提早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碳排放交易是指政府将碳排放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并在一定的规则下向其分配年度碳排放配额,排放单位可以通过市场购入或售出其相对实际排放不足或多余的配额以履行碳排放控制责任。碳排放交易起源于联合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减少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而设计的一种国际贸易机制。

比较中国与美国在碳排放特点上的差异,并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读成都附近旅游热线图,回答问题。

九寨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就九寨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合理建议。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2月,横贯安哥拉全境的本格拉铁路建成通车,这是继援建坦赞铁路之后,中国在海外修建的最长铁路,并与安赞(安哥拉至赞比亚)、坦赞铁路(坦桑尼亚至赞比亚)及周边铁路网接轨,成为刚果民主共和国、赞比亚等内陆国家的重要出海通道,实现区域铁路的互联互通,形成大西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国际铁路大通道。

(1)指出甲地气温年较差的特点,并简析成因。

(2)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解释乙地大面积湿地的成因。

(3)分析本格拉铁路的建成运营对图示区域交通运输的积极影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