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波是河流浅水区河床中的沙粒堆积地貌,下图为某常见的沙波形成过程示意图。在浅水区,水面受河床局部起伏的影响而呈波形,水流流速受上坡和下坡影响而存在差异,进而导致沙波背水坡泥沙被侵蚀,而被侵蚀的泥沙会在下一个沙波的迎水玻堆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河流流向为( )
A. 自南向北 B. 自北向南
C. 自东向西 D. 自西向东
2.甲坡泥沙堆积的原因为( )
A. 水位低流速慢泥沙堆积 B. 上坡流速变慢泥沙堆积
C. 地转偏向力导致泥沙堆积 D. 受惯性影响泥沙堆积
3.沙波移动方向为( )
A. 维持原地 B. 往复摆动 C. 向上游移动 D. 向下游移动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是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 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 。
(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 、 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
(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
(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油橄榄为著名亚热带果树和重要经济林木,盛产于地中海气候(图6a)区。有些品种的橄榄树在一8℃至-10℃的短时低温也不致受到伤害,但不能长时间低温。在接近0℃温度至少持续几十个小时,有利于它的花芽分化,为丰收打下基础。土壤疏松透气,且PH值在0.5-8.O之间油橄榄会生长更好。20世纪60年代,我国在昆明市郊林场引种一批来自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树苗,初来乍到的油橄榄树生长迅速,但同时出现了挂果率低,饱受病虫害折磨等“水土不服”现象。70年代,甘肃陇南地区(图6b)引进油橄榄试种,经过科研论证,发现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目前,油橄榄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医疗、美容、化工等行业,2015年我国累计进口橄榄油3. 86万吨。陇南市油橄榄种植面积已发展到30万亩,鲜果产量占全国的91%,橄榄油产量3000多吨,占到全国的93%,成为全国最大的初榨橄榄油生产基地。
(1)说明地中海沿岸的油橄榄种在昆明地区“水土不服”的自然原因。
(2)试解释白龙江流域海拔1500米以下的河谷及半山地带为全国油橄榄最佳生长区的原因。
(3)始于兰州,经白龙江河谷至重庆的兰渝铁路即将全线贯通。说明兰渝铁路建成后对该地区油橄榄产业的积极影响。
智慧农业是多种地理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综合全面的应用,智慧农业与现代生物技术、种植技术等高新技术融于一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智慧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的关键因素是( )
A. 粮食需求 B. 气候变化 C. 技术水平 D. 劳动力数量
2.智慧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 ②减少病虫害,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 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业生产的投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1986年~2011年外来暂住人口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在此期间( )
A. 工业化滞后于城市化 B. 常住人口数量先增后减
C. 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 D. 外来人口主要来自沿海
2.迁到该地的部分外来人口属于链式迁移(即同家族、同村落的陆续迁入),影响该类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 经济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生态环境因素 D. 社会文化因素
3.推测该城市近十年外来暂住人口比重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
A. 增加 二胎制度放开 B. 增加 第三产业比重增加
C. 减少 产业结构升级 D. 减少 政府控制城市规模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塞克湖(图所示)属于内陆咸水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高山湖泊之一,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这里没有酷暑和严寒,是中亚地区最有名的度假胜地之一。当地人说,从来没有雨直接降落在中央湖面上。
吉尔吉斯斯坦将优先发展黄金开采业作为国家采矿业的首选目标,简称“黄金战略”。政府希望通过开采藏量丰富的黄金资源,解决财政危机,重振严重衰退的经济。首先选中开发的是库姆托尔金矿,该金矿位于伊塞克湖东南岸4000米的高山中。目前该国无力独自开采金矿,只能借助外国资金、设备来开采。
(1)分析伊塞克湖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原因。
(2)伊塞克湖从来没有雨直接降落在中央湖面上,推测该湖所在地区降雨丰富的地点,并解释原因。
(3)分析伊塞克湖东岸附近夏季多发洪灾的原因。
(4)伊塞克湖州的居民对吉尔吉斯斯坦政府的“黄金战略”提出质疑,并组织了一系列的抗议活动。请分析当地居民这样做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