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

A. “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 “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C. “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D. “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2.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

A. 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 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 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 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1.B 2.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黄河的有关知识,要求我们掌握黄河流域各河段存在的问题,熟悉掌握解决的主要措施,同时熟悉黄河流域的开发。 1.上游“大量脱发”是指土地荒漠化,不能靠加高、加固堤坝进行防治,A错; “脚肿”是指地上河,黄河带来泥沙淤积形成的,不能在下游修筑梯田,B错;“腹泻”使水土流失,产生主要原因是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治理主要措施退耕还林、还草,C对; “动脉阻塞”主要是河流的凌汛,与过度放牧与垦殖没关系,D错。 2.黄河上游水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有利于行梯级开发,A对;不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B错; 地势平坦,水流平缓 水能资源少,C错;气温高,蒸发旺盛不利于梯级开发,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我国不同时期同一地区湿地变化对比图,阴影部分为湿地。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湿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

①湿地沿岸的企业大规模排放污水  ②水产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③大规模的围湖造田 ④长江上游地区对森林的乱砍滥伐和毁林种粮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图中湿地面积变化对当地的影响最可能是( )

A. 气温年较差变小,降水减少    B. 地下水质恶化,海水入侵

C. 气温年较差变大,旱涝灾害频发    D. 灌溉水源增多,农业增产

 

查看答案

日本人在培育西瓜时,将其放在一个透明的盒子里,成熟时就长成了方形。2013年7月,日本的方形西瓜以每个860美元(约合5 300元人民币)的价格在俄罗斯出售。在日本,该西瓜仅售80美元(约合490元人民币)。俄罗斯自产西瓜在半个月之后的8月1日前后上架。读图下面小题。

1.方形西瓜在俄罗斯售价远高于日本,物流成本高是其原因之一,其主要运输方式可能是(  )

A. 铁路    B. 公路    C. 海运    D. 空运

2.上市早也是方形西瓜在俄罗斯售价高的原因之一,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俄罗斯市场需求量大    B. 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

C. 日本的西瓜品种优良    D. 日本栽培技术先进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水果主产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水果可能是( )

A. 菠萝    B. 香蕉    C. 柑橘    D. 苹果

2.与图中西部主产区相比,东部主产区的优势条件是( )

A.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 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C. 技术水平高,交通运输便利    D. 政策支持,廉价劳动力丰富

3.图中甲处大面积扩大该水果种植面积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

A. 利于区域化生产,形成规模效应    B. 利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C. 利于改良品种,提高产品竞争力    D. 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

 

查看答案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城市群之一,该城市群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杭州市相比,上海市 ( )

①城市规模小  ②城市级别高  ③服务种类少  ④服务范围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合肥市城市化进程过快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 大气污染    B. 就业困难    C. 住房紧张    D. 交通拥堵

3.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①生物多样性增加 ②第三产业比重下降 ③工业化进程加快 ④土地利用方式改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甘肃省的永泰城曾是宜居古城,近几十年来,由于水资源匮乏、土地沙化和盐渍化、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城中的居民不得不外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永泰城中居民外迁的主要因素是

A. 经济因素    B. 政治因素

C. 社会文化因素    D. 生态环境因素

2.永泰城中居民外迁,说明当地

A. 人口合理容量不变    B. 环境承载力降低

C. 人口合理容量变大    D. 环境承载力提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