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红层荒漠是一种基岩裸露或仅有薄层风化碎屑的地表呈荒...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红层荒漠是一种基岩裸露或仅有薄层风化碎屑的地表呈荒漠景观的红层地貌。红层荒漠可分为裸岩式红层荒漠和劣地式红层荒漠两大基本类型,即砂砾岩顶部的基岩裸露形成的石质荒漠和发育在红层软岩上,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作为旅游资源,红层荒漠具有景观独特、资源稀缺、颠覆常识、生态科普、综合构景等特性。红层荒漠多分布在我国粤、赣、湘等南方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设计三类以红层荒漠为主题的旅游产品(项目),让当地通过发展旅游业致富。

 

①利用独有的红色和稀缺的地貌,规划为旅游景区,发展红层观光旅游业; ②利用典型的红层荒漠水土保持示范区,打造红层荒漠环境教育基地,或打造红层荒漠地质公园等,开发面向青少年、科学爱好者的科普旅游; ③结合古朴自然的村庄,淳朴友善的民风,发展以红层山水、古村落为主的乡村旅游; ④结合红层荒漠治理,发展立体农业、生态农业产业园,打造供游客观赏、体验、美食、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旅游; ⑤根据摄影爱好者、徒步驴友的需求,以红层荒漠为主题,打造摄影与户外考察旅游。 【解析】整体解析:本题的开放性程度很高。主要是考查材料的分析能力和对旅游地理相关知识的理解。 以红色荒漠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或项目,要发挥红色荒漠的独特性和其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等。结合材料中的提示,作为旅游资源,红层荒漠具有景观独特、资源稀缺、颠覆常识、生态科普、综合构景等特性。可以打造旅游观光、科学普及、生态旅游、户外探险、聚落旅游等相关项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表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的蔬菜生产,已经从昔日的“家庭菜园”快速发展成为农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如今,蔬菜产业面临着生产集中和产销分离带来的均衡供应、价格波动、质量安全等突出问题。下表为2004~2013年我国六大区域的蔬菜生产百分比变化。供销市场显示,全国仅有14个省区蔬菜能够自给,其中,新疆、河北、山东、河南、辽宁四省区自给率在150%以上,北京和上海两地的蔬菜自给率由2004年的90%和69%下降至2013年的26%和34%。

注:农业部将我国蔬菜产区分为六大区。黄淮海区包含京、津、冀、鲁、豫、辽,长江区包含沪、苏、浙、皖、湘、鄂、赣、川、渝,华南区包含闽、粤、桂、琼,西北区包含晋、陕、甘、宁、新、藏,东北区包含黑、吉、内蒙古,西南区包含云、贵。

 

(1)说明“昔日”我国蔬菜生产以“家庭菜园”为主的原因。

(2)描述我国蔬菜生产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

(3)分析我国蔬菜时空上的产销分离给蔬菜价格带来的影响。

(4)你是否赞同新疆进一步扩大蔬菜生产,增加蔬菜输出量。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蕉麻是一种优质的热带硬纤维作物。年降水量2500~2800mm,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环境最适宜蕉麻生长。蕉麻纤维细长、坚韧、质轻,在海水中浸泡不易腐烂。蕉麻纤维是船用缆绳、地毯等优质原材料,如今,蕉麻大多被制成浆,并加工成高级办公用纸、纸币等。蕉麻原产于菲律宾,约10万菲律宾农民以传统的小农模式从事蕉麻的种植和初加工,其产量约占全球的90%;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岛(图a)是蕉麻的主产地之一,初加工后的蕉麻主要出口到欧洲、美国和日本。南美洲西北部的厄瓜多尔(图b)广泛采用大型种植园生产、机械方法制麻,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蕉麻纤维出口国。

(1)分析棉兰老岛为蕉麻种植提供的有利自然条件。

(2)指出菲律宾蕉麻产业面临的困境。

(3)与菲律宾相比,分析在竞争美国蕉麻纤维市场中厄瓜多尔的优势。

 

查看答案

近年来,流动商贩作为非正规经济,其数量在城市内部呈线性增长态势。巨大需求是导致流动商贩的根源,城市用地性质及其代表的城市功能对流动商贩有显著影响,而宽马路对商贩经营会产生负面影响。解决就业、服务社会和城市监管三者间的矛盾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面积470.8平方公里,2013年常住人口384.1万。下图为在朝阳区498个社区中,流动商贩自发形成的早市、午市和晚市聚集状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早市到晚市,三环附近的社区流动商贩密度大,根本原因是这里

A. 离天安门广场近    B. 人口流动量大    C. 政府管制力度小    D. 正规商业缺乏

2.推断甲社区的城市用地为

A. 居民住宅    B. 工业    C. 娱乐康体    D. 外事

3.本着政府引导,兼顾就近消费、商贩效益与城市监管,下列地区中适宜设置固定型摊贩区的是

A. 党政机关附近    B. 城市干道两侧

C. 公园绿地内外    D. 学校医院附近

 

查看答案

区位、交通、要素成本和政策等因素影响着上海制造业的空间演化。下图示意2004年至2008年上海电子及通信设备、仪器仪表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就业密度分布状况,它能反映上海市高新技术制造业的空间格局演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距市中心lOkm范围内,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就业密度急剧降低。搬迁企业考虑的主要成本因素是

A. 土地价格    B. 员工工资    C. 交通运输    D. 社会服务

2.未来,能够留在距市中心lOkm范围内的制造业必须要依托

A. 排污达标    B. 产量增大    C. 能耗降低    D. 技术创新

3.2004年至2008年,在距市中心35km附近形成高新技术制造业就业密度次高值区,且较稳定。推断这一地带

A. 是工业规划区,政策优惠    B. 有海陆空运输,交通便捷

C. 为风景园林区,空气洁净    D. 民居密度大,劳动力充足

 

查看答案

玉门关,始置于汉武帝开通西域道路、设置河西四郡之时,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汉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为重要的屯兵之地和丝绸之路交通要道。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古代,设置玉门关的主要目的是

A. 军事和政治    B. 文化和宗教    C. 农垦和移民    D. 经贸和旅游

2.从西汉至今,玉门关城镇位置的变迁是因为

A. 风沙侵袭    B. 水源地变迁    C. 公路的修建    D. 地质灾害

3.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图示地区将建成

A. 国际性商品谷物基地    B. 国家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C. 国家新能源开发基地    D. 劳动力密集产业承接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