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上太阳高度为0°,B点为与纬线的切点。图中阴...

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上太阳高度为0°,B点为与纬线的切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从B点沿最短距离到A点的行进方向。图示时刻国际标准时间是几点钟。

(2)写出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该日深圳(22°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并说明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3)描述该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

 

(4)判断赤道上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

(5)当B点的纬度逐渐变大时,判断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及亚洲高压的势力变化(增强或减弱)。

 

(1)西南 16时 (2)(15°N,60°W) 83° 15°N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向南北两侧递减 (3)昼长夜短 北纬75°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4)30°E向东到160°E (5)向南 增强 【解析】考查光照图的判读,时间的计算,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因晨昏线是大圆,从B点沿最短距离到A点的行进方向即沿晨昏线劣弧从A到B,行进方向是西南;B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时刻为0时或12时,但已知MB经线是日期界线,可能为0时经线或180°经线,所以综合可知MB经线必为0时经线且根据图中日界线180°经线位置可知MB经度为120°E。可进一步求出国际标准时间是16时。 (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该半球为北半球,由于ABC弧上太阳高度为0°,所以ABC弧为晨昏线,因为且与纬线75°相切,所以太阳直射点为15°;MB平分了晨昏线且为日期分界线,所以MO为0时经线,NO为180°经线,MO的经度为120°E,那么12时经线为60°W;MO为0时经线,此时纬线70°以内为白昼,所以太阳直射在15°N,,所以太阳直射点坐标为北纬15°,西经60°。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15°N,60°W);该日深圳的正午太阳高度可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Δφ,深圳(22°N)与太阳直射点15°N相差7°,故H为83°;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15°N正午太阳高度角达最大90°,从15°N向南北两侧递减。 (3)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北半球昼长于夜,北纬75°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4)赤道上处于黑夜范围是弧AMC,即从30°E向东过180°到150°W;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故赤道上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30°E向东到160°E。 (5)晨昏线与纬线相切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当B点的纬度逐渐变大时,太阳直射点减小,即向南移动,亚洲高压的势力将增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7年5月,河南豫南地区,当地传统的耕作习惯为春夏种一季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不过,现在很多人一年只种一季稻,所以这个季节里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根据跟踪观察,豫南的麦季撂荒正从早期的局限在312国道以南地区,逐渐越过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为一熟田的原因主要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种植业收益低    C. 城镇建设占地    D. 市场趋于萎缩

2.影响豫南麦季撂荒蔓延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 交通    B. 市场    C. 地形    D. 气候

3.当地一些农业部门解释“白地”出现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好处,主要体现在

A. 增加生物多样性    B.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 恢复土地肥力    D. 提高机械化水平

 

查看答案

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形成的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

①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②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 ③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④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上图中扇三角洲

①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 ②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 ③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 ④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读台湾地区2004年的水量收支平衡示意图和台湾岛水系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代表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蒸发和蒸腾    B. 水汽输送    C. 下渗    D. 水汽凝结

2.台湾岛地表径流量中约80%的水量不能被控制利用而损失的原因是( )

①水污染严重②降水集中③河道落差大,水流急④水资源浪费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环境保护】

这里诺尔(蒙语“诺儿”即“湖泊”)流域面积约40万公顷,流域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地带,长期沿袭畜牧业为主。达里诺尔流域是一个封闭的高原盆地,整体为“三面环山,一面向沙”,其东部为大兴安岭南段在内蒙古境内的余脉,西部为火山台地,南部为浑善达克沙地,是一个典型的内流湖区。图7为近50多年迭里诺尔流域围栏放牧的草地面积和湖泊面积的变化状况。

概述流域草地面积的变化,并说明其与湖泊面积变化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红层荒漠是一种基岩裸露或仅有薄层风化碎屑的地表呈荒漠景观的红层地貌。红层荒漠可分为裸岩式红层荒漠和劣地式红层荒漠两大基本类型,即砂砾岩顶部的基岩裸露形成的石质荒漠和发育在红层软岩上,以密集侵蚀沟和风化壳裸露为标志的红层荒漠。作为旅游资源,红层荒漠具有景观独特、资源稀缺、颠覆常识、生态科普、综合构景等特性。红层荒漠多分布在我国粤、赣、湘等南方的经济欠发达地区。

设计三类以红层荒漠为主题的旅游产品(项目),让当地通过发展旅游业致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