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茶经》中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20世纪50年代,山东沿海地区开展“南茶北...

《茶经》中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20世纪50年代,山东沿海地区开展“南茶北引”实验,种茶的地形须选择在背风向阳半山坡,并把好三关:‘即播种质量关、出苗关和越冬关.目前山东海滨地区青岛、日照是山东绿茶最主要生产基地.下图示意我国“四大茶区”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推测四大茶区中,生产年限长的古老茶树最多的茶区是

A. 华南茶区    B. 西南茶区    C. 江南茶区    D. 江北茶区

2.山东南茶北引种茶地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土壤    D. 水源

 

1.B 2.A 【解析】考查农业区位因素。 1.西南茶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以及西藏东南部,水热及土壤条件适合茶树的生长,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当地自然条件不利于人类活动,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小,自然环境被破坏的少,保存古茶树最多。故选B。 2.茶树是亚热带经济林木,不太适宜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生长。如果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种植,需要特定地区的小气候满足其冬季越冬的温度条件,所以山东“南茶北引”种茶地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气候。故A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北京时间(东八区)2015年9月3日上午10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在天安门广场正式开始。下图为“太阳直射点周年运动轨迹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图1中的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阅兵式正式开始时,埃及首都开罗(东二区)的区时是

A. 0    B. 4    C. 16    D. 20

 

查看答案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模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   季。

(2)图中气候类型⑥的成因是       ;气候类型④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气候类型①地区的自然带是      

(3)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是著名的    渔场,形成原因是    。除此成因外,世界大渔场的成因还有             ,例如          渔场。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布加勒斯特是罗马尼亚首都,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发展历史悠久。城市北郊有著名的伯 尼亚萨森林,市内用草坪、玫瑰花、月季花组成的色彩缤纷的花坛随处可见.植树造林, 养花种草,绿化城市,美化环境,己成为布加勒斯特居民的传统和爱好。如今的布加勒斯 特,绿荫如盖,花木成林,湖水片片,成为一座“花园城市”。下图是布加勒斯特所在地 区的地形、降水、水系分布图。

(1)简要说出图示区域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析布加勒斯特成为“花园城市”的主要原因。

(3)多瑙河下游历史上多发生春季洪涝灾害,试分析多瑙河下游洪涝灾害多发的自然原 因。

 

查看答案

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上太阳高度为0°,B点为与纬线的切点。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从B点沿最短距离到A点的行进方向。图示时刻国际标准时间是几点钟。

(2)写出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该日深圳(22°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并说明该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

(3)描述该日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

 

(4)判断赤道上处于黑夜且位于东半球的经度范围。

(5)当B点的纬度逐渐变大时,判断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及亚洲高压的势力变化(增强或减弱)。

 

查看答案

2017年5月,河南豫南地区,当地传统的耕作习惯为春夏种一季稻,秋冬种油菜、小麦或紫云英草。不过,现在很多人一年只种一季稻,所以这个季节里原本油菜花开、小麦泛绿的田园风光,被片片“白地”所取代。根据跟踪观察,豫南的麦季撂荒正从早期的局限在312国道以南地区,逐渐越过淮河,由丘陵向平原蔓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豫南部分地区两熟田变为一熟田的原因主要是

A. 全球气候变暖    B. 种植业收益低    C. 城镇建设占地    D. 市场趋于萎缩

2.影响豫南麦季撂荒蔓延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 交通    B. 市场    C. 地形    D. 气候

3.当地一些农业部门解释“白地”出现对农业生产具有一定好处,主要体现在

A. 增加生物多样性    B.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 恢复土地肥力    D. 提高机械化水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