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推...

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  )

A. 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

B. 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

C. 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

D. 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最可能导致(  )

A. 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 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

C. 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 生物多样性增加

 

1.D 2.C 【解析】考查城市化问题及带来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点考查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点和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要求学生根据图中信息,能够准确的表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特点,注意“持续”、“不断”字眼的理解;学生要结合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来回答,该市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说明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这样答案就变得简单了。 1.该题需要认真分析图中各要素的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林地面积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故A错;水域面积也是先增后减,但是变化不大,而不是不断减少,故B错;未利用地面积也是先增后减,而不是持续增加,C错;图中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说明城市化的过程中占用大量耕地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故D正确。 2.从图中看出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建设用地增加,使地表硬化,下渗量减少,A错误;城市化过程使城市面积扩大,以及现代交通工具让住在较远的人可以快捷地上班,居民平均通勤距离会变长,B错;建设用地增加,地表硬化,不透水地表面积所占比例增加,城市面积扩大会增强城市热岛效应,C正确;建设用地增加,会破坏地表,影响生物的栖息地,使生物多样性受损,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亚马孙开发计划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地区长期以来人口稀少,经济落后,主要的原因是(  )

A. 地势崎岖,交通不便

B. 土壤贫瘠,农业发展条件不足

C. 矿产资源短缺,工业落后

D. 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

2.亚马孙横贯公路建成后,将会对雨林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

A. 运输条件改善,雨林破坏加速

B. 便于开展雨林保护项目,改善生态

C. 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壤更加贫瘠,不适合雨林的生长

D. 人类活动更加频繁,降水减少,雨林退化

 

查看答案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新增4处国际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4等温线向北突出,主要是

A.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B.受河流流向的影响

C.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D.受热带季风的影响

2.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3.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查看答案

川藏铁路(成都至拉萨)已经列入国家中长期建设规划,成都至拉萨运输距离为1 629千米,全线贯通后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结合下图回答下列两题。

 

 

1.川藏铁路起止地所在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地形、水源     B.水源、热量    

C.光照、热量     D.土壤、地形

2.川藏铁路的战略意义远大于青藏铁路,建成通车后将(  )

A.完善进藏通道,进一步加强西藏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的联系

B.开发沿线旅游资源,促进香格里拉、桂林地区旅游发展

C.加快沿线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形成沿线工业走廊

D.促进川藏地区对外开放,构建中国—东盟陆路经贸通道

 

查看答案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 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 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 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

2.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 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 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 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查看答案

我国曾经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南大荒”成为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下图是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原因是(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农业技术的发展

C. 交通运输的改善    D. 农业政策的支持

2.“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有(  )

①气温年较差大 ②降水较丰富 ③夏季高温 ④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⑤气温日较差大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①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