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豆杉常生长于海拔1 000~1 200米以上的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豆杉常生长于海拔1 000~1 200米以上的高山上部,喜荫蔽潮湿,对气候适应力较强,耐干旱瘠薄,不耐低洼积水。红豆杉能吸纳空气中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贵州红豆杉种植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西南和东南部,现有全球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开发基地,形成了规模化种植、抗癌原料紫杉醇提炼、盆栽及苗木、观光康复等庞大的生态健康产业链。下图为“贵州省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贵州省红豆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2)指出贵州省发展红豆杉产业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

(3)简述贵州省红豆杉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1)贵州省地形破碎、地势崎岖,多排水良好的山坡和荫蔽潮湿的山谷;流水溶蚀作用普遍强烈,土层浅薄贫瘠,适宜红豆杉的生长。 (2)大面积的红豆杉林可大量吸收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旱涝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 (3)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解析】本题以“贵州省地理位置示意图”为区域载体,以贵州省红豆杉产业的发展为切入点,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发展方向以及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主干知识和基本原理。 (1)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材料中描述红豆杉“生长于海拔1000~1200米以上的高山上部,喜荫蔽潮湿”,的条件,贵州省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破碎、地势崎岖,多排水良好的山坡和荫蔽潮湿的山谷,适合红豆杉的生长;红豆杉具有“气候适应力较强,耐干旱瘠薄,不耐低洼积水”的特点,而贵州省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流水溶蚀作用普遍强烈,土层浅薄贫瘠,适宜红豆杉的生长。 (2)本题主要考查红豆杉的生态效益。由材料可知大面积的红豆杉林可大量吸收甲醛、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净化空气;红豆杉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旱涝灾害;保护生物多样性。 (3)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根据材料提示,贵州省红豆杉产业的发展经验主要是突出因地制宜,发挥当地农业优势,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等方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某区域地质构造及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甲       ;乙      ;丙     

(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该选择甲处、乙处还是丙处?________ 地。有人提议在乙处修建水库,你认为可行吗?         。理由是       

(3)图中所示水循环的类型       ;并写出字母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B是____;C是___

 

查看答案

读世界部分洋流分布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支洋流中,属于暖流的是    ,属于寒流的是     

(2)如果A海区发生石油泄漏,洋流对其有利的影响是:  ,不利的影响是:  

(3)B和C洋流交汇处形成的著名渔场是  。E海区形成著名渔场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

读图“某月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____,终年受A影响所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

(2)常年受风带D控制的地区形成的气候类型与下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相符,该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依据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北半球处于________季,该季节N地受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气候特征为________;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M地受________的影响(选择填空)。

A.西北季风   B.东南季风  C.中纬西风   D.东北信风

 

查看答案

读“某极地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以_____(南极或北极)为中心的光照图,图中所示节气______。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____。

(3)此时A点是_____点(时刻),北京时间是_____点。

 

查看答案

下图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乙岩石是

A. 变质岩    B. 沉积岩    C. 岩浆岩    D. 大理岩

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作用⑧是

A. 重熔再生    B. 岩浆活动    C. 变质作用    D. 外力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