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莱茵河与长江流域(部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自然环境角度,评价两河...

读“莱茵河与长江流域(部分)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自然环境角度,评价两河通航的各自优势。

(2)影响荷兰鹿特丹港成为世界级大港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什么?

(3)图中甲地农事与乙地相比,易受________和________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4)莱茵河畔的鲁尔工业区和我国华中地区(以武汉为中心)均拥有发达的钢铁工业,试比较两地钢铁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

 

(1)长江江阔水深,干支流通航里程长;流量大,无冰期,通航时间长。莱茵河流域内地势低平,通航里程长;流量较大而且稳定,无明显枯水期 (2)背靠西欧发达地区,经济腹地广阔;有鹿特丹市作为依托;国家政策扶持等 (3)春季低温阴雨 夏季干热少雨(伏旱) (4)接近消费市场;内河航运便利;区内矿产和水资源丰富(鲁尔区煤炭丰富,华中地区铁矿丰富);劳动力密集等 【解析】整体分析:此题通过对德国鲁尔区和中国以武汉为中心的工业区的比较,要求明确两地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答题时,要结合两图明确两地的自然条件、资源分布、交通、劳动力、市场等条件。 (1)河流通航的自然条件主要包括水深、流程长度、流量、结冰期长短等,再具体结合长江和莱茵河进行评价两河通航的各自优势。 (2)荷兰鹿特丹港成为世界级大港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经济腹地范围、依托城市大小、国家政策等因素。 (3)图中甲地为我国洞庭湖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为西欧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甲地农事与乙地相比,甲地易受春季低温阴雨,夏季干热少雨(伏旱)等灾害性天气的影响。 (4)莱茵河畔的鲁尔工业区和我国华中地区(以武汉为中心)均拥有发达的钢铁工业,两地钢铁工业建立和发展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主要包括消费市场、内河航运、矿产和水资源丰富、劳动力等条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受劳动力成本和数量、质量及变化的影响,进行产业转移的往往是( )

A. 资源密集型产业    B. 劳动密集型产业

C. 技术密集型产业    D. 市场指向型产业

 

查看答案

东北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耕地面积广大,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B. 易农荒地多

C. 土壤肥沃    D. 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全国最多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农业地区专业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根据国家的需要,因地制宜建立和发展的各种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或集中产区

B. 是农业科技进步、商品生产发展和生产地域分工高度发展的结果

C. 地区专业化生产表现为个别生产部门和个别农产品在分布上高度集中

D. 地区专业化仅在发达国家才有

 

查看答案

工业生产中的“三来一补”指的是(  )

A. 来品装饰、来样加工、来图加工和补偿贸易

B. 来样加工、来料加工、来件加工和补偿贸易

C. 来料加工、来图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技术

D. 来料加工、来图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

 

查看答案

某企业于20世纪末在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1世纪初,该企业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呼和浩特建乳品加工厂的优越条件是()

A. 原料供应充足    B. 交通运输便捷

C. 市场庞大    D. 技术领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