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如图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A. 自然植被退化
B. 风力侵蚀加强
C. 地下水流向绿洲区
D. 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
2.“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
A. 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
B. 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
C. 在荒漠区植树造林
D. 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
左图为中国某省级行政区简图,右图为M地局部图。近年来,M地区率先实施了“设施农牧业+特色林果业”主体生产模式,应对绿洲日益缩小,开创了农业生产的新局面。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符合M地区农业的发展方向的是
A. 暖棚养殖为主的畜牧业 B. 引水灌溉的水稻种植业
C. 以柑橘为主的特色林果业 D. 日光温室为主的玉米种植业
2.关于图中绿洲,叙述正确的是
A. 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特征 B. 一年中春季面积最大
C. 多年冻土广布,耕作难度大 D. 气温年较差大,光照充足,利于瓜果生长
白洋淀是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海河流城中部,水道纵横,物产丰饶。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抗日武装雁翎队抗日游击的主战场。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水位下降,经常处于半干涸、干涸状态。下图为不同时期白洋淀的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抗战时期,白洋淀成为得天独厚游击战场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 河道宽阔水深,利于船只出入 B. 芦苇茂密遍布,易于隐藏和伏击
C. 水产资源丰富,易于长期野外生存 D. 水巷交错纵横,易于快速而自由进退
2.关于白洋淀干涸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流域年降水量少,蒸发旺盛 B. 围湖造田,湿地开发
C. 上游修建水库,人淀水量减少 D. 大量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渗漏严重
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两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
相对于甲类村落,乙类村落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粮食作物产量 B.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C. 恢复村民原有的膳食结构 D. 建设特色粮食生产基地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为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为小田。哈尼族人把山坡开垦为梯田,主要是为了
A. 造就旅游景观 B. 增加耕地
C. 防治水土流失 D. 增加湿地面积,调节气候
2.对哈尼族人村寨选址的主要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以减轻劳动强度 B. 为了避免洪涝灾害
C. 可以获得清洁的水源 D. 为了观赏梯田美景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对该流域的自然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A. 河网密布,水系发达,内河航运价值高 B.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
C. 河流年径流量较大,汛期集中于夏季 D. 生物资源和有色金属资源都很丰富
2.该流域中上游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对当地的影响不包括
A. 促进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 B. 促进当地交通的建设
C. 提高当地的城市化水平 D. 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当地生态的恢复
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其主要原因为
A. 水资源利用缺乏统一调配,上中游大量抽取、截留,导致下游水量大大减少
B.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导致该地水体手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C. 近年来,该流域气候变干,降水减少
D.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该流域蒸发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