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
(1)上图是_________三角洲地区, 、_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经济特区,_________市将建成石化、钢铁、造船基地。
(2)此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1979年—1990年间,利用______优势和________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大力发展_________产业,1990年以后,该地区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_______优势不明显,________优势逐渐丧失,通过产业升级,_________产业成为主导产业。但该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仍面临_________三角洲的挑战。
(3)该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动力机制属于甲、乙、丙三种模式中的________类型。
甲:对外开放最早―→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乙: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丙:林、矿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4)改革开放以后,该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
读“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第一次是从欧洲转移到了美国,促使其转移的有利条件是 ( )
A. 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 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 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D. 国土地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2.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其主要原因是 ( )
A. 原材料和燃料资源丰富 B. 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C. 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 D. 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
3.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建立生产线,这使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 )
A. 我国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 B. 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高
C. 发达的经济和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 D. 科技迅速发展,潜在市场广大
改革开放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回答下面小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的两个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
A. 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B. 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
C. 原料指向型产业、动力指向型产业 D. 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2.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说明了 ( )
①区域经济要想腾飞,必须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 ②工业要持续发展,不一定要进行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③善于抓住机遇对于区域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④影响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是不断变化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不属于该地区工业专业镇发展区位因素的是 ( )
A. 平坦的地势 B. 丰富的矿产资源
C. 优越的地理位置 D.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2.该地区工业专业镇的兴起,反映了工业生产的 ( )
A. 转移 B. 升级
C. 专业化 D. 对环境要求的降低
3.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的过程中,重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故不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B. 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问题突出
C. 工业化促进了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提高,耕地面积增加
D. 气候温暖湿润,利于植被生长,没有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山西省是我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但尚未成为我国的经济大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描述正确的是 ( )
A. 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 B. 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
C. 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 D. 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2.和鲁尔区相比,山西省较匮乏的自然资源是 ( )
A. 水资源 B. 铁矿石 C. 水陆交通 D. 煤炭资源
3.山西比鲁尔区欠缺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是 ( )
A. 广阔的市场 B. 政府的支持 C. 便捷的交通 D. 劳动力素质
4.为了尽快使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其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下列整治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 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 引进新兴工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
C. 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D. 完善交通网,改善交通条件
读“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 交通发达 B. 单位面积产量高
C. 水热条件好 D. 人均耕地面积广
2.城市P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 原料产地 B. 消费市场 C. 廉价劳动力 D. 高技术的研发人才
3.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 土壤十分贫瘠 B. 开发的成本太高 C. 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D. 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