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林省梅河口市地处长白山西麓,红松资源丰富。当地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林省梅河口市地处长白山西麓,红松资源丰富。当地人采食松子历史悠久,松子也是多种动物的食物来源。松子需人工采摘,在当地有着“十斤汗水一颗塔,十斤松塔一斤子”的说法。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政府支持下,梅河口市松子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松子采购从长白山逐步拓展到全国,乃至周边的朝鲜、俄罗斯、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并开发出红松松子以外的7个新品种,主要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松子加工和集散地。大量采集松子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当地曾大规模栽种红松人工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生态效益欠佳,于是当地林业局开始推广人工混交林,即红松与阔叶树种间种模式。

(1)说明梅河口市松子原料采购范围从国内拓展到多个周边国家的原因。

(2)简述梅河口市成为全球最大松子集散地的有利条件。

(3)推测当地大量采集松子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

(4)分析梅河口市在长白山西麓大力推广人工混交林的原因。

 

(1)松子单产低/需求量增长迅速(生产规模大/加工能力强/市场需求旺盛),需扩大采购范围;周边国家松子原料丰富/价格低(人工成本低);临近中国,便于采购(运费低) (2)靠近松子产地,松子供应量大;起步早,产业规模大,品牌效应强;对外交通便利;当地政策支持(三条即可)(3)松子是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一环/食物链被破坏导致部分动物缺乏食物而生存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种子缺乏,森林更新能力减弱/繁殖能力减弱/森林衰退 (4)该地属于针阔叶混交林带/地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亚寒带针叶林带的过渡区/地处中温带湿润地区,适合于发展混交林(或红松与阔叶树种间种);树种多样(或结构复杂),生态系统稳定(或者抵御外界干扰能力强或抵御病虫害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强);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或者生态功能强/生态效益好/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相关知识。 (1)读文字材料可知,“十斤汗水一颗塔,十斤松塔一斤子”说明松子本身成熟期长、产量低;“梅河口市松子产业规模逐步扩大”, “主要出口欧美等发达国家,”说明市场需求量大、加工能力增强。而从材料分析可知,松子采购从长白山逐步拓展到全国,乃至周边的朝鲜、俄罗斯、蒙古、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这些地区临近中国,便于采购,运费较低;而周边国家松子原料丰富,而且价格低。 (2)本题主要考查梅河口市成为全球最大松子集散地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原料、知名度、交通、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梅河口市靠近松子产地,松子供应量大,产品供应丰富;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梅河口市松子产业就开始发展,因此,该地起步早,产业规模大,品牌效应强;对外交通便利;当地政策支持下使得该地成为全球最大松子集散地。 (3)本题主要考查大量采集松子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主要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来进行分析。松子是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一环,大量采集当地红松子会使红松林难以自然更新,森林资源遭破坏;松子是松鼠等动物的食物,大量采集红松子会使以松子为主要食物的动物因缺少食物而数量减少,破坏森林食物链,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4)本题主要考查长白山西麓大力推广人工混交林的原因。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由于大量采集松子会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为了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才开始开始推广人工混交林的。首先要从该地的气候特征分析,该地原属于属于针阔叶混交林带,因此也适合发展混交林;而且,采用人工混交林,树种多样,或结构复杂,抵御外界干扰能力强,生态系统稳定,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表1为巴西和中国粮食生产状况对比。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与巴西相比,2006-2014年中国增长数量较大的是

A. 粮食种植面积    B. 人均粮食种植面积    C. 粮食总产量    D. 人均粮食产量

2.与巴西相比,中国粮食生产的主要优势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技术    D. 交通

3.中巴粮食生产和贸易合作前景广阔,中国可以从巴西大量引进

A. 粮食    B. 机械    C. 资金    D. 良种

 

查看答案

某平原分布有深厚的沉积岩层,且基岩裸露。左图示意该区域地表岩层分布,右图示意三种岩石样本。据研究河流的搬运能力与其流速、流量有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砾岩沉积期间到页岩沉积期间最可能发生的是

①河流落差增大    ②河流落差减小③河流流量增大④河流流量减小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该平原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类型分别是

A. 背斜沉积平原    B. 向斜沉积平原

C. 背斜剥蚀平原    D. 向斜剥蚀平原

 

查看答案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其中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如下图所示。港殊澳大桥的建成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意义深远。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H段以海底隧道代替桥梁的首要原因是

A. 保障主航道通航能力    B. 保障飞机的起降安全

C. 避免气象灾害的影响    D. 减少泥沙淤积

2.港珠澳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是

①经济结构的相似②经济结构的差异性③地域文化的相似性④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图中两个人工岛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 设立桥隧养护站    B. 桥隧间的承转过渡

C. 设立观光点    D. 设立管理救援站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沙棘属多年生落叶性灌木,耐旱。春、秋季新植幼株,3-4年后挂果,9-10月采摘。果实有很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但易变质。早期工艺是沙棘果带枝采摘,连枝加工。皇甫川流域多沟壑,是我国沙棘主要种植区域之一。近年来该地引进了品质优、产量大的俄罗斯大果沙棘替换本地品种。下图为皇甫川流域位置示意图和坡面沙棘林带景观图。

(1)坡面沙棘林通常沿等高线延伸方向逐排种植,试分析其原因。

 

(2)该地秋季新植沙棘幼株成活率比春季高,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3)上世纪90年代,该地沙棘种植规模快速扩张,但经济效益不高,推测其原因。

 

(4)你是否赞同该地引种俄罗斯大果沙棘,扩大产业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有关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某区域图”

材料二:B所在地区年日照时数3000~3200小时,年均温5.6~7.4℃, 1月均温-14~-11℃,7月均温22~24℃,大部地区降水量150~400毫米,在时间分配上雨热同季。

(1)简述A地区促进畜牧业良性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2)简要评价B地区(黄河边河套平原)发展灌溉农业的自然区位条件。

 

(3)分别说出A、B两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容易导致的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