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中,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由风化和重力...

下图中,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  )

A.     B.     C.     D.

2.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有(  )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运动 ③外力作用 ④火山喷发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1.B 2.D 【解析】 1.根据材料信息,该景观的岩石为花岗岩。据左图信息,甲乙丙丁分别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岩浆,据此选B。 2.该景观首先是岩浆侵入形成花岗岩,之后地壳运动,花岗岩出露地表,在外力侵蚀等作用下形成酷似造型,据此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叙述正确的是(  )

A. ②④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B. ①③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

C. ③⑥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

D. ⑤⑥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查看答案

图甲为沿某经线的大气运动示意图,图乙为图甲中甲气压带及其南北两侧风带的风向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气压带位置反映的时段里(   )

A. 我国东北地区昼短夜长    B. 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C. 密西西比河进入枯水季节    D. 北印度洋驶向亚丁湾的船只顺风顺水

2.关于图示气压带、风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热带草原气候受甲气压带和丁风带交替控制

B. 受乙风带的影响,欧洲西部全年温和湿润

C. 丙气压带影响下的地区总是高温少雨

D. 受丁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3.关于图中甲地、丙地的近地面气温、气压分布状况分别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查看答案

科学家发现在对流层及以上大气存在着稳定有序的水汽输送通道,称为“天河”,基于水汽输送通道的跨区域调水工程称为“天河工程”。科学家显示,通过对大气水汽含量及输送通道的监测,掌握水汽“迁徙”规律,在有条件的地区采取人工干预措施,便可以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局面。“十三五”期间“天河工程”可以通过增加青藏高原的三江源、祁连山、柴达木地区等地的降水,实现跨区区域调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上空的“天河”主要指的是(   )

A. 东北信风    B. 南亚季风    C. 东亚季风    D. 中纬西风

2.因“天河工程”增加降水,并能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状况的地区是(   )

A. 三江源地区    B. 祁连山区    C. 柴达木地区    D. 雅鲁藏布江谷地

 

查看答案

读气温垂直分布的四种状况图,判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21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经度为(  )

A. 30°E    B. 15°W    C. 60°E    D. 75°W

2.该地纬度可能为(  )

A. 50°S    B. 50°N    C. 10°S    D. 10°N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