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一一选修6环境保护)
小龙虾,原产于美国,后经日本引入中国,因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广受人们欢迎。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江、河、湖泊、水库、稻田、池塘都可以成为小龙虾的安身之所。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螯狭长(见图),喜掘穴,摄食范围包括植物根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小龙虾生长速度快、适应和逃逸能力强,早年间在我国一些农村地区泛滥成灾。
分析小龙虾泛滥可能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危害并指出养殖、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题文)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植被覆盖度是指某一区域植物(包括茎、叶、枝)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域面积的比率,气候地形、人类活动都显著影响覆盖度的变化。宁夏位于黄土高原西北,南高北低,山地迭起,平原错落,植被类型、气候特征、农业活动差别较大。图5-1为宁夏区域划分示意围,图5-2示意宁夏不同区城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
(1)分析南部山区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原因。
(2)宁夏植被覆盖度也会随季节变化而变化。推断宁夏植被覆盖度随季节的变化特点并说明理由。
(3)描述贺兰山东麓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特点并解释原因。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密西西比河汇聚了发源于落基山东坡、阿巴拉契亚山西坡和北部冰区南侧的共约250多条支流,在中下游形成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之一—密西西比河平原,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十九世纪中期,人们逐渐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大平原上交居下来,形成以言牧业为主的经济,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这时恰逢一个较长的湿润周期,而且当时的小麦价格又很高,于是许多天然牧场被开垦为农田,但好景不长,又出现了干早年,使得这些农场无利可图,于是只有废弃撂荒,等到又一个湿润年到来时,又照旧循环一次,酿成了巨大的灾害,最典型的就是三十年代的“黑风暴”。从那以后,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该区域农业生产逐步稳定下来,并成为美国的“面包篮”。下图为密西西比河水系分布示意图。
(1)描述密西西比河的水系特征。
(2)分析密西西比河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原因。
(3)历史上人们在密西西比河以西的大平原上不断扩大土地的开垦画积,导致了恶性循环,请分析恶性循环形成的过程。
(4)为了稳定大平原的农业生产,你认为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会《更路簿》,能当海师傅”。《更路簿》是古代海南人发现和开发南海诸岛的真录,是自古以来渔民自编自用的航海“秘本”。《更路簿》采用罗盘加针位(见下图)的方法确认方向,更数计算两地距离(1更约为10海里)。如《更路簿》第一条“自大潭(海南岛潭门港)去船岩尾(西沙群岛)用乾兵十五更收”,含义是从大潭启程,到西沙群岛,采用乾巽位(即由西北315向东南北135°)行驶十五更即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对“自干豆(西沙群岛的北礁)回大潭门(海南岛潭门港)用壬丙七更转回已亥五更收”理解正确的是
①大潭门在干豆的西北方向②大潭门在干豆的东南方向③从干豆到大潭门需要航行约70海里
④从干豆到大潭门需要航行约120海里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2.“北风起、大船开,谷雨下、离南沙”——《更路簿》。古时南海渔民出海捕鱼和返回的时间分别是改与
A. 2月、7月 B. 5月、10月 C. 8月、12月 D. 11月、5月
3.为了抵消东北季风的影响,古代南海渔船自北向南航行时船头需要
A. 向东偏 B. 向西偏 C. 向南偏 D. 向北偏
积雪是不良导热体,保温作用强,较厚的雪层可阻隔气温波动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深霜是水汽在积雪内部迁移遇到表层冷却的雪壳时,凝华成的霜,为了与地面霜相区别,称为深霜。当地面上有稳定积雪后,在一定条件下深霜便开始缓慢生成。深霜为大型晶体,类似冰碴,比普通积雪松散很多。天山西端伊犁河谷上游多年平均积雪深度78厘米,平均积雪日数151天,深霜发育良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深霜发育的主要条件是
A. 太阳辐射强 B. 积雪面积大
C. 气温波动幅度小 D. 雪层下部温度高于上部
2.推断以下时间段伊犁河谷上游深霜层最厚的是
A. 2月中旬 B. 4月下旬 C. 10月下旬 D. 12月上旬
3.伊犁河谷上游深霜缓慢形成后,极易诱发
A. 泥石流 B. 雪崩 C. 山体滑坡 D. 山洪
风力发电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始终对着来风的方向从而获得最大风能。下图为风速和风力发电机功率输出统计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风力发电机可以输出稳定的最大电能的风速大概是
A. 2.5-5m/s B. 5-12m/s C. 12-25mn/s D. >25m/s
2.与我国东部沿海相比,西欧国家风力发电自然条件的主要优势是
A. 风速大 B. 风向稳定 C. 降水多 D. 温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