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自然...

下图为北半球陆地自然带分布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_,其中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_____气候。此外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它们是________。   

(2)自然带从E→F→G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分异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________,在________地区表现较明显。   

(3)从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________,这种分异在________大陆体现明显。   

(4)在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两个自然带的字母是________。

 

(1)EH;温带海洋性;KH (2)经度地域分异;水分;中纬度 (3)纬度地域分异;热量;非洲大陆 (4)IJ 【解析】【整体解析】 本题考查地域分异规律。(1)不同气候对应同一自然带的只有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二者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的。据此作答。成因相同,气候不同的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2)自然带从森林到草原到荒漠的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经度地域分异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水分,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明显。(3)从D→C→B→A的更替即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到热带雨林带的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纬度地域分异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热量,由于赤道穿越大陆中部,这种分异在非洲 大陆体现明显。(4)南半球缺失的两个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及苔原带。 (1)图中EH分别是温带海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二者的自然带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其中位于大陆西岸的是温带海洋气候。图中KH表示的陆地自然带的气候类型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二者成因均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2)自然带从E-→F-→G的更替即从森林到草原到荒漠的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经度地域分异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水分,在中纬度地区表现较明显。 (3)从D→C→B→A的更替即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到热带雨林带的变化,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的纬度地域分异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热量,由于赤道穿越大陆中部,这种分异在非洲 大陆体现明显。 (4)在图中各字母表示的自然带中,南半球缺失的两个自然带为亚寒带针叶林带及苔原带,图中相应的字母是IJ。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图,完成题。

1.从③到④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 (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规律)    B. 非地带性现象

C.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垂直地带性规律)    D. 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规律)

2.从①到②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热量    B. 海陆分布    C. 海拔    D. 水分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图例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分别是(  )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C.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荒漠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2.图例①、②、③代表的自然带分布主要体现(  )

A.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3.图中洋流的影响是(  )

A. 缩小海洋污染范围    B. 加快途经海轮航速    C. 减慢海水净化速度    D. 使沿岸大气降温减湿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地带性现象的是  

A. 南半球缺少苔原带    B. 尼罗河沿岸的“绿色走廊”    C. 天山山麓的绿洲    D. 塔克拉玛干沙漠

 

查看答案

近20年来,云南丽江玉龙雪山的雪线正以每年10米左右的速度上升。下列措施中,对缓解其山顶冰雪融化可行的是(  

①禁止游客登山,封山保护冰川 ②改善能源结构,利用新能源

③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面积 ④实行人工造雪,增加储冰量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3年5月18日广州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在其官方网站公布了8批次镉大米和米制品的品牌和生产厂家。大米镉含量超标,主要是土壤中镉含量超标,引起的植物吸收。工业污染和过度使用化肥是主要原因。一些磷肥和复合肥中镉含量超标,能够使土壤和作物吸收到不易被移除的镉; 空气和水镉污染,也将导致水稻在生存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镉。镉进入大米的途径和含镉大米事件反映的原理是(  

A. 水循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B. 生物循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C. 岩石圈物质循环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    D. 生物循环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