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区域城市规模(通常指某类城市人口总量)分布主要有三种模式:首位分布模式(即一个国...

区域城市规模(通常指某类城市人口总量)分布主要有三种模式:首位分布模式(即一个国家的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规模差距,比起其他相邻位次城市的差距大得异乎寻常的分布;位序—规模分布模式,即在一个国家或区域里,城市大小排位的顺序数字与其规模呈现显著的反向相关,即位序数字越大,规模越小,反之亦然;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是过渡分布模式。读人口规模与城市位序关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图D7-6,首位分布模式、位序—规模分布模式和过渡模式依次是(  )

A. 甲、乙、丙    B. 乙、丙、甲    C. 甲、丙、乙    D. 乙、甲、丙

2.城市规模分布为首位型的国家,其首位城市面临的城市问题是(  )

A. 城市交通拥挤    B. 城市劳动力缺乏

C. 城市空心化    D. 城市人口老龄化严重

 

1.D 2.A 【解析】 1.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可获取三种模式的含义。结合图可知,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规模差距最大的是乙,因此乙表示首位分布模式;而甲图中,城市大小排位顺序数字与其规模呈现显著的反向相关,因此甲表示位序~规模分布模式、首位分布模式,则丙表示过渡模式。故答案选D项。 2.首位型的国家,其首位城市人口规模过大,会面临的城市问题主要有环境质量下降、城市交通问题、城市住宅问题以及城市社会问题等,首位城市人口总量大,不会出现劳动力缺乏的情况,人口老龄化不严重。城市空心化是城市高度发展,城市中心人口、产业向农村、小城镇迁移造成的。故答案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长江中下游与青海、西藏地区土地生产潜力和最大人口密度表,回答下列各题。

1.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2.提高西藏人口合理容量的可行措施是(  )

①加强进藏交通建设,加强与外界的联系②加强环境保护③开发资源,发展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④限制外地人口进藏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查看答案

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下列各题。

1.能正确反映图甲、图乙所示信息的说法是(  )

A. 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抚养比趋向平衡

B. 图中所示中心城区外来常住人口增长幅度高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

C. 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

D. 图中所示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涌入中心城区

2.关于外来常住人口的迁入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有利于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

B. 外来常住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实现“健康城市”模式的主要方式

C. 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对城市发展影响不大

D. 外来常住人口的文化素质大大提升了上海就业队伍的整体水平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全局趋势三维透视图,该图揭示中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人口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2000~2010年,东北地区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口迁入    B. 放开二胎

C. 城市化水平提高    D. 出生率持续较低

2.该时期南部沿海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变化会(  )

A. 增加青壮年的社会负担    B. 促进社会养老体系完善

C. 使劳动力成本增幅降低    D. 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两地人口抽样调查表”(每万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下列各题。

1.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

A. 3.7%    B. 0.37%    C. 0.98%    D. 9.8%

2.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

A. 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 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C. 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 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查看答案

图Ⅰ为香港2010~2050年65岁以上老年人预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Ⅱ中①、②、③、④四条香港人口总数增长曲线与图Ⅰ预测符合的是(  )

A. ①曲线    B. ②曲线    C. ③曲线    D. ④曲线

2.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  )

A. 2010年~2020年    B. 2020年~2030年

C. 2030年~2040年    D. 2040年~2050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