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河是渭河最大的支流,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这就是成语“泾渭分明”的由来。对于“泾渭分明”的地理成因有着不同的解释,根据所学知识及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唐代诗人杜甫的《秋雨叹》中:“浊泾清渭何当分”,那么对当时的“泾浊渭清”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 泾河主要流经黄土高原,侵蚀力强,泥沙含量大
B. 渭河主要流经渭河平原,泥沙大量沉积,含沙量下降
C. 泾河流域降水强度比渭河流域大,泥沙含量高
D. 渭河径流量比泾河小,泥沙含量小
2.当今人们观察到更多的是“泾浊渭也浊”,下列对“渭也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渭河流域降水强度增加 B. 渭河流域过度开发,植被破坏
C. 渭河流域长期耕作土质疏松 D. 受沙尘暴影响,渭河含沙量增加
3.有人认为“泾渭分明”还因时而异,每年夏季先“泾清渭浊”后“泾浊渭清”,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
A. 与夏季风的迸退相关 B. 植被生长的先后相关
C. 与季节性积雪融水先后有关 D. 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先后有关
阿图岛为阿留申群岛最西端的一个岛屿。二战中美国击败日本夺取阿图岛,1943年6月7日,在卡斯科湾建海军航空设施基地,2012年正式废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该岛二战中建机场的区位条件是 ( )
A. 矿产资源 B. 地形条件 C. 地理位置 D. 气候条件
2.美国废弃阿图岛航空军事基地主要与当地环境恶劣、雨雾天多有关。当地风力最大、雨雾天多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015年12月第六届中非合作论坛在南非召开,中非合作进入了更深的层次。下图为非洲马达加斯加岛局部图,图中深色部分为雨林,浅色部分为草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图中区域
A. 西部高温多雨 B. 西部高温少雨
C. 东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 东部盛行西北风
2.我国某农业集团利用自己丰富的农业经验欲往该地投资种植粮食,最适合的作物是
A. 水稻 B. 甘蔗 C. 棉花 D. 小麦
(题文)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1月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秘鲁首都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主席从“喜欢吃来自拉美地区的地瓜土豆”说起,借喻中国的发展要扎根亚太。马铃薯原产于秘鲁南部地区,现在世界广泛种植。其生长周期约为3~4个月,性喜冷凉,是喜欢低温的作物,其地下薯块形成和生长需要疏松透气、凉爽湿润的土壤环境。下图为秘鲁地形图及年降水量分布图。
(1)利马APEC峰会期间多云雾天气,试解释原因。
(2)分析秘鲁地形和降水对该国经济活动产生的影响。
(3)说明秘鲁南部盛产马铃薯的优势气候条件。
(4)你是否赞同在秘鲁南部进一步开垦耕地、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桑树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生长周期短。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以桑叶为食。“东桑西移”是国家结合西部大开发战略,将桑蚕产业重心向中西部转移,下图所示区域是传统桑蚕主产区浙江、江苏、广东的桑蚕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河池市大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把桑蚕业培育发展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了河池市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生产基地(生产模式如图乙),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业产业化之路。
(1)描述甲地区的地形特点。
(2)分析河池市发展桑蚕产业循环经济的优越性。
(3)简述浙江、江苏两省桑蚕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原因。
(4)图示区域发展桑蚕业有利于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说明理由。
(5)为河池地区循环经济生产基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化意见。
读“江南丘陵某县农村生活用能构成图”及“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比例图”,回答下列小题。
1.该县农村这种生活用能构成状况可能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是( )
A. 土地盐碱化 B. 水土流失
C. 酸雨危害 D. 大气污染
2.关于该县农村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利用方式多样化,科学合理
B. 主要用于还田,提高土壤肥力
C. 直接作为生活燃料,燃烧效率高
D. 利用不充分,浪费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