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流流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 A. 地势中间高,...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流流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

A. 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 冬季气温最低,春旱严重

C. 气候干旱,多内流河    D. 北部河流结冰期约半年

2.冰块阻塞水流的现象称为“凌汛”,一般发生于冬季河水开始封冻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图中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A.     B.     C.     D.

3.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流域的凌汛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 春季凌汛时间提前    B. 冬季凌汛时间提前

C. 春季凌汛规模变大    D. 冬季凌汛规模变大

 

1.D 2.D 3.A 【解析】 1.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可知,河流发源于北侧,西侧和东侧,说明该地北、西、东侧高,中间低,A错误;根据图示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不易产生春旱,B错误;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属于外流区,C错误;北部纬度较高,长冬无夏,结冰较长,D正确。 2.一般来说,凌汛发生的条件有二个条件,一是河流存在结冰现象,二是河流流向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读图分析可知,该河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冬季河流有结冰期,读图分析河流的水系可知,四条河流中甲、乙、丙三条河流都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不会产生凌汛现象;丁河段的流向为从西南流向东北,从低纬度流,故会产生凌汛现象。故选D。 3.凌汛一般是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发生,发生于由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这是因为河流封冻时下游早于上游,解冻时上游早于下游,。当河道下段出现冰凌以后,阻拦了一部分上游来水,增加了河槽蓄水量,一旦河道中出现严重的冰或冰坝,就容易会引起水位骤涨,造成严重的凌洪现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春季气温回升快,上游解冻期提前,导致凌汛现象提前,但不会影响凌汛现象的规模, A正确,C错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 冬季河流封冻期推迟,因此冬季凌汛时间也会推迟,但不会影响冬季凌汛的规模,C、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A、B两河谷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A. 小麦、水稻    B. 小麦、谷子

C. 玉米、水稻    D. 水稻、小麦

2.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图示区域主要属于

①黄河流域  ②淮河流域  ③长江流域  ④珠江流域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3.造成A河水文特征与B河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有

①A河流经非季风区,降水稀少  ②A河在平原区,流速较慢

③A河流域植被覆盖率较低  ④A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流域内1月平均气温较低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下列山脉中,为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水岭的是

A. 秦岭    B. 南岭    C. 武夷山    D. 横断山

 

查看答案

读我国四省简图,回答下面小题。

1.①②③④四省中有陆上邻国的是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2.③省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A. 喀斯特地貌,地形复杂崎岖    B. 跨越我国地形第一、二阶梯

C. 跨越我国地形第二、三阶梯    D. 修建拦水坝,人为抬高水位

 

查看答案

作物需水量中的一部分可由降雨供给,降雨供给不足的部分由灌溉补充。作物生长过程中需依靠灌溉补充的水量为作物的净灌溉需水量。下图示意我国冬小麦作物多年平均需水量等值线。完成下面小题。

1.丙地冬小麦多年平均需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 降水变率大,水分蒸发旺盛    B. 太阳辐射强,作物生育期长

C. 地形较陡峻,水土流失严重    D. 日照时间长,气温年较差大

2.四地中,冬小麦净灌溉需水量较少的地方是

A. 甲地  乙地    B. 乙地  丙地

C. 丙地  丁地    D. 甲地  丁地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我国沿某线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F地形区山河相间,水力资源丰富  ②A地为高原,喀斯特地形分布广泛  ③E山脉北侧河流属于黄河水系,南侧河流属于长江水系  ④D山脉处于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上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