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全省大...

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原,地形地貌复杂,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冬春季节降水较少,物产丰富。云南省是我国木本油料产业大省,种植历史悠久,其中油橄榄种植面积已超过6万亩。木本油料作物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传统行业争利”的特点。该产业已成为一些山区林农的“摇钱树”,但绝大部分为亩产3-5公斤的低产林。

大理地区在地质历史上地势较低,而如今却石灰岩广布,且出露地表,盛产大理石(又称云石,原指产于大理的白色带有黑色花纹的石灰岩,因盛产于大理而得名-非岩石学定义)。

材料二:“云南省油橄榄种植区分布图”

(1)结合所学知识,试描述大理地区石灰岩广布且出露于地表的形成过程。

(2)根据材料二,试描述云南省油橄榄的分布特征。

(3)试分析云南省适于木本油料作物生长的环境条件。

(4)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人支持应加快扩大油料基地建设;有人支持应稳步加强油料基地建设。任选其一说明理由。

 

(1)地质历史上该地区地势低,沉积作用形成深厚石灰岩层,随着板块的不断碰撞,挤压隆起,石灰岩层顶部岩层受外力侵蚀,导致石灰岩出露地表,形成广布的石灰岩(2)云南省油橄榄种植分布不均,集中分布在云南省北部山地的南坡(3)纬度低,且位于山地阳坡,热量充足;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邻近河流,水源充足,便于灌溉;坡缓且向阳,宜林山地分布广;土质深厚,土壤肥沃(4)加快建设:促进山区开发;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油安全;改善生态环境;缓解能源危机等。稳步建设: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尚不成熟;冬春季节所需灌溉水源多,加剧干旱;适宜种植林地面积广,但产量低 【解析】 试题 (1)根据岩石的成因,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沉积只能在低洼的地方,所以地质历史上该地区地势低,经过沉积作用形成深厚石灰岩层。被侵蚀的是高出的地方,说明沉积岩形成后,随着板块的不断碰撞、挤压隆起,石灰岩层顶部岩层受外力侵蚀,导致石灰岩出露地表,形成了广布的石灰岩。 (2)读图分析,油橄榄产区在云南省北部。根据材料二右部放大图,可以看到云南省油橄榄种植分布不均,结合等高线判断,油橄榄集中分布在云南省北部山地的南坡。 (3)根据材料二分析,云南省纬度低,山地南坡是阳坡,热量充足,适宜亚热带作物生长。北部山地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根据材料二图可以看到,该地位于西南地区,降水多,邻近河流,水源充足,便于灌溉。云南宜林山地分布广,南坡的坡缓且向阳,土质深厚,土壤肥沃。 (4)加快油料基地建设,可以促进山区开发,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油安全。发展木本油料作物,还能改善生态环境,缓解能源危机等。所以支持扩大发展。 我国对油橄榄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尚不成熟,冬春季节所需灌溉水源多,加剧干旱。适宜种植林地面积广,但产量低。可能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所以不支持扩大发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三江平原是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的低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分布区。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黑龙江为中俄两国界河,地广人稀;松花江主要流经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流域内人口、堿镇相对密集,经济相对发达;乌苏里江渔业資源丰富,原生态环境保存较好。

材料二  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的变化

 

(1)1976年至2006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这种变化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

(2)“三江”中航运价值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质量与开垦年限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渭河平原和秦岭≥10℃积温的差异,并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2)分别说出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所受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3)说出乙地形区城市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形成该特点的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

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节日介绍了一种神奇果柑一黄果柑(下图),每年都会出现“花果同树”的自然奇观。黄果柑产地冬季气温日较差不大,平均气温在10℃左右,没有严寒,无霜期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花果同树”奇观出现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A. 黄土高原    B. 四川盆地    C. 松嫩平原    D. 江淮地区

2.能观赏到“花果同树”奇观的季节是

A.     B.     C.     D.

3.“花果同树”奇观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气候    C. 技术    D. 地形

4.我国东部地区水旱灾害频繁的根本原因是

A. 冬季风势力太强    B. 特殊的纬度位置

C. 夏季风强弱和进退早晚    D. 西高东低的地形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公路线路分布示意图,该地北高南低,地表起伏较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图中M处公路呈“之”字形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A. 地形    B. 气候    C. 河流    D. 植被

2.图中M处公路容易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 干旱    B. 寒潮    C. 滑坡    D. 沙尘暴

 

查看答案

喀什市是我国的边陲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010年的三种产业结构比重约34:30:36。2010年,上海开展喀什扶贫援建工作,如今取得丰硕成果。下图示意喀什市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海开展喀什扶贫援建工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A. 两地距离遥远,沟通联系不便    B. 生态环境脆弱,发展条件恶劣

C. 资金投入不足,难以进行产业改造升级    D. 产业结构差异大,可直接转移的产业少

2.上海开展喀什扶贫援建选择的主要方向有

A. 推进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经济    B. 加大科技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

C. 发展以金融为主的现代服务业    D. 建设先进的加工制造业体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