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左图中甲处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生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乙处河段...

左图中甲处为世界上最大的湿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生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乙处河段洪水期为5月~6月。左图示意R河流流域分布,右图示意甲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问题。

(1)从气候角度说明甲处湿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段洪水期形成于5月~6月的原因。

(3)阐述甲处湿地鸟类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

 

(1)地处热带草原地区,夏季(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多,湿地面积较大;冬季(干季)东部高原、山地阻挡信风的深入,降水较少,湿地面积较小。 (2)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虽然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半年(夏季,11月~次年4月),但由于上游地势低平,沼泽面积大,雨季时蓄洪能力强,干季时(5月~6月)对河流补给量大,乙处河段汛期滞后明显,洪水期为5月~6月。 (3)水草丰富,大量的水生生物为其提供丰富的食物;湿地面积广,有广阔的栖息地;(人烟稀少)人为干扰破坏小;纬度较低,水热条件好,气候适宜鸟类生活,没有大规模的迁徙;物种繁多,生存环境好。 【解析】试题 (1)从气候角度说明湿地面积季节变化明显的原因。由于湿地面积大小取决于降水量的大小,降水量大湿地面积大,降水量小,湿地面积小。根据甲地的地理位置结合气候统计图可以看出,该地的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全年高温,应当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多,湿地面积大,冬季受信风影响,且有山脉阻挡,降水少,湿地面积小。 (2)乙处河段洪水期形成于5月~6月明显滞后于降水量大的月份,降水量多的时间段为11-次年4月。读图可知,乙河段位于甲湿地的下游,借鉴湖泊对河流流量的调节作用,就可以知道是由于上游的湿地调节作用导致洪峰的滞后。湿地在雨季时蓄积了洪水,干季时补给河流,使得河流的洪水期滞后。 (3)湿地鸟类资源丰富的优势条件要从湿地所处位置的气候条件对于鸟类生存与繁殖的有利条件以及人类活动影响角度考虑。由于该地为世界最大的湿地,所以面积广大,有适宜多种鸟类栖息的环境条件。水热充足,有利于鸟类食物的生长,有丰富的食物来源。该地区湿地面积广,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有利于生存与繁衍。该地鸟类物种繁多,有利于生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Ⅰ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Ⅱ是图Ⅰ中甲处的气候资料示意图。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图Ⅰ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图Ⅰ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

(2)图Ⅰ中甲处形成的“红色荒漠”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化”?

 

查看答案

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是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值由7.4上升到9.6,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下图为“红碱淖区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有(  )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量减小 ③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使湖水pH值上升 ⑤工业生产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 ⑥湖区周边大片森林被砍伐,植被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 ①②③    B. ②③⑥

C. ①②④    D. ②⑤⑥

2.关于保护红碱淖的生态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利于调节气候 ②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③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查看答案

艾比湖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下图是艾比湖及部分入湖河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湖泊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流域内植被面积增加

B. 流域内冰川融水增加

C. 流域内常住人口增加

D. 引湖泊水进行农业灌溉

2.图中湖泊面积的变化会导致(  )

A. 湖中鱼类密度增大

B. 周围沙尘天气增多

C. 近湖地区温差减小

D. 周围交通事故减少

 

查看答案

“红色荒漠”是指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的土地荒漠化,植被覆盖率在30%以下。下图为“‘红色荒漠’形成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内容分别是(  )

A. 人口增加、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B. 水土流失、高温多雨、滥伐森林、人口增加

C. 人口增加、滥伐森林、高温多雨、水土流失

D. 高温多雨、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人口增加

2.下列措施能够有效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红色荒漠”的有(  )

①退牧还耕  ②积极开发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增长

④严禁过度放牧 ⑤防治水土流失

A. ①②⑤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山西省作为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之一,积极开展小流域的治理工作,取得了卓越成效。读山西省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图和鱼鳞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

A. 充分利用沟底谷地,扩大耕作业规模

B. 以水土保持为中心,综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

C. 通过固沟、护坡、保塬工程,彻底治理水土流失

D. 实行轮荒耕作制度,提高土壤肥力

2.图示小流域治理最适合采用农业技术措施的地点是(  )

A.     B.

C.     D.

3.鱼鳞坑是该小流域在陡坡地植树造林的一种措施,人们在挖坑培埂时往往将半圆形的埂筑得中间高、两侧低,其目的是

A. 提高鱼鳞坑美观度,增强观赏性

B. 增加鱼鳞坑容量,防止坑水外溢

C. 使坑内溢水分散流动,减弱径流的冲刷力

D. 增强坑埂的坚固度,防止洪水冲毁坑埂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