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草原无霜期只有100多天,“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内蒙古草原无霜期只有100多天,“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只有两三个月,草原大部分时间是百草枯黄、冰天雪地的景象。可以说,牧民的冬天生活,才是他们一年中的常态。在冬季,牧民的水源和牧草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所以冬牧场决定了草原牧民和牲畜的生存。

沙地并非沙漠,而且植物生长量比草原更高。在同一地区,由于起伏的沙丘可以存雪、存水,所以植物生长量丰富。柳条的灌丛和高大的榆树,在真正的草原上是很罕见的,在沙地里却四处可见。沙地里的人口密度也比草原高。浑善达克沙地冬季相对草原地区更为温暖,是当地牧民理想的冬牧场。下图为蒙古地区东部沙地分布图

材料三 蒙古草原部分地区实行了草地分家到户,不能游牧,草场退化严重,载畜量越来越低。但人们发现,保持传统游牧的地区,草场反倒维护的好,冬牧场也能正常为牲畜提供过冬的草料。

(1)分析内蒙古地区冬季沙地较草原人口密度大的原因。

 

(2)浑善达克沙地甲处冬牧场应该位于A,B两地中哪个位置,并分析原因。

 

(3)指出蒙古草原沙地冬牧场的水源及食物来源。

 

(4)分析蒙古草原草地分家到户后,草地退化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1)内蒙古牧区冬季人畜必须有合适的冬牧场过冬;沙地气温较草原温和;植物量较草原多,适合作为冬牧场牧草;冬季降雪能提供更多水源,保障人畜饮水;因此更多的牧民选择在沙地作为冬牧场,沙地比草原地少人多,人口密度较大。 (2)A 地区 冬牧场为牧民过冬之地,应该选择在气温较高的地区。A处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且位于山地阳坡光照更为充足,气温更高。B地,位于冬季风迎风坡,且为阴坡。光照少,气温更低。 (3)水源:雪水;牧民打井的井水。食物:柳树和榆树的枝条;牧民购买的过冬牧草 (4)草地分家到户后,草场面积和范围固定,牧民为增加经济收入,使得牲畜数量增加,加大草地载畜量;草原面积有限,牲畜只能在小范围草地肯吃牧草,会过度践踏草地使得草地退化。 措施:控制牧场载畜量,人工培育种植草场;草地划区轮牧,科学放牧;购买牧草,环境草场压力;联合周边牧区,适度游牧。 【解析】 (1)内蒙古地区冬季沙地较草原人口密度大是因为沙地拥有更好的人畜越冬环境。沙地气温较草原温和;植物量较草原多,适合作为冬牧场牧草;冬季降雪能提供更多水源,保障人畜饮水;因此更多的牧民选择在沙地作为冬牧场,人口密度较大。 (2)浑善达克沙地甲处的冬牧场应位于A 地区。冬牧场为牧民过冬之地,应该选择在气温较高、光照条件较好的地区。A处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且位于山地阳坡光照更为充足,气温更高。B地,位于冬季风迎风坡,且为阴坡。光照少,气温更低。 (3)蒙古草原沙地冬牧场的水源主要是雪水及牧民打井的井水。冬牧场的食物主要来自柳树和榆树的枝条及牧民购买的过冬牧草。 (4)草地分家到户后,由于草场面积和范围固定,牧民为增加经济收入,加大草地载畜量导致牲畜过度践踏草地使得草地退化。 为恢复草场应控制牧场载畜量,人工培育种植草场;草地划区轮牧,科学放牧;购买牧草,环境草场压力;联合周边牧区,适度游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麦盖提县位于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部地区,气候极度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为42.3毫米,平均蒸发量2349毫米。在麦盖提分布着美丽的沙漠千岛湖——刀郎千岛湖。该沙漠千岛湖即使在流经的叶尔羌河及周边湿地干涸、盐碱化的情况下也同样波光粼粼。湖中布满了无数大大小小的岛屿,土质粘稠,水域面积广阔,水草茂盛。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沙漠千岛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

A. 叶尔羌河河水补给    B. 冬季季节性积雪补给

C. 山地降水    D. 地下水

2.沙漠千岛湖在周边地区干涸时也同样水量丰富的原因是

A. 沙漠千岛湖更靠近叶尔羌河,补给较多

B. 沙漠千岛湖较周边地区地势低

C. 沙漠千岛湖地区植被茂密,水源涵养作用强

D. 沙漠千岛湖受塔克拉玛干沙漠侵蚀影响小

3.沙漠千岛湖地区土质粘稠对水量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

A. 提供养分,供给植被生长    B. 阻隔湖水下渗

C. 粘稠土壤吸水性强,减少水分蒸发    D. 粘稠土壤阻滞水体流动,减缓地表径流

 

查看答案

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盛行偏北大风。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如图)。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亚半岛的白军自恃为“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哪个季节“沙嘴”面积增加得最快(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关于夏季锡瓦什湾“尤臭”的自然原因,描述错误的是(   )

A. 沙嘴阻挡了内外海水的交换    B. 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浅

C. 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    D. 夏季亚速海的洋流较弱

3.推测当时白军自恃锡瓦什湾为“天险”的原因错误的是(   )

A. 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    B. 湾内淤泥深厚,不利于行进

C. 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温低    D. 湾内地形起伏大,地势险要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气候条件较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全省近60%的人口、52%的耕地和70%的工业分布于湟水流域。该区域在柴达木盆地开发和青海经济发展中占据“强东拓西”的战略位置,是国家开发大西北的重要窗口。随着人口增加和国民经济发展,湟水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左图示意湟水流域,右图为西宁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

(1)根据西宁的气候统计资料,分析湟水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说明湟水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分析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经济给湟水流域带来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针对湟水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查看答案

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日数的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A.     B.     C.     D.

2.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水资源最丰富的是(  )

A. 葫芦岛    B. 秦皇岛    C. 大连    D. 烟台

3.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A. 成本过高    B. 破坏环境    C. 资源量不足    D. 市场需求不足

 

查看答案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 年和2013 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013

A. 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    B. 增大

C. 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D. 生活用水增幅最大

2.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A. 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B. 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C. 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    D. 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