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下...

下图为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日落时间及逐时气温(℃)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图。

1.气温日较差大的月份是

A. 1    B. 4    C. 7    D. 10

2.该山地

A. 冬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B. 因台风暴雨引发的滑坡多

C. 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    D. 山顶海拔低于1000

 

1.C 2.C 【解析】 某山地气象站一年中每天的日出时间为6时,日落时间为18时,说明该地位于赤道上,该山地冬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该地不可能有台风发生,基带的景观为热带雨林,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最冷月气温在15℃以上,若山顶海拔低于1000米,1月份的温度不可能低于8℃。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 向陆地方向推进    B. 向海洋方向推进

C. 位置稳定    D. 反复进退

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 形成新的贝壳堤

B. 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 形成河口三角洲

D. 迫使河流改道

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 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 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 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 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查看答案

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

A.     B.     C.     D.

2.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

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查看答案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变化等的作用下,在原地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岩石化学成分的作用叫物理风化作用。通常情况下,气温日较差大的地区,物理风化作用强烈。

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物理风化作用最强的坡向是(  )。

A. 东北坡 B. 西北坡 C. 东南坡 D. 西南坡

2.地球表面物理风化作用最弱的自然带是(  )。

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

C. 热带雨林带 D. 亚寒带针叶林带

 

查看答案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 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 降水变率增大    D. 河道淤积

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 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 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查看答案

黄河入海水量1951年大约为500亿立方米,2010年大约为140亿立方米,总体呈下降趋势。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导致黄河入海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上游水电站增多    B. 中游水土流失加剧

C. 下游降水量减少    D. 流域内用水量增多

2.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三角洲土壤盐渍化减轻    B. 三角洲扩展速度减慢

C. 入海口河水含沙量增加    D. 河口地区的气候变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