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模式图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下图为局部海域洋流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若AB线是30°纬线,甲洋流流经海域有世界著名渔场。该渔场的成因主要是( )
A. 有寒暖流交汇,鱼类的饵料丰富
B. 上升流将海洋深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
C. 位于浅海大陆架,光照条件好
D. 陆地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2.若AB线是60°纬线,则这个海域中的洋流乙是( )
①风海流②补偿流③暖流④寒流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题文)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________和________。
(2)增大甲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某校地理活动小组拟研究“城市河水的自然净化”课题。你认为该课题的研究应包括哪些内容?
(题文)分析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来自青海省卫星遥感中心的卫星遥感监测显示,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监测显示的青海湖水体面积为4 321.07平方千米,水位为3 193.8米。与2005年相比,青海湖水体面积扩大了70.82平方千米,水位上升了0.35米。专家分析指出,在中国政府和群众努力之下,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呈现了持续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
材料二 青海湖流域图。
(1)青海湖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试分析布塔河的水文特征。
(2)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分析青海湖湖水高盐度的原因。
(3)试分析青海湖的水体面积及水位已连续6年呈递增趋势的可能原因。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表示的物质循环类型是( )
A. 生物循环 B. 岩石圈物质循环
C. 大气循环 D. 水循环
2.有关该物质循环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 维持着地球上各水体之间的动态平衡,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B. 促进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由此对生态、气候、地貌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C. 通过搬运与侵蚀,重塑地表形态,使地球面貌发生根本变化
D. 使各个地区的气温、温度等不断得到调整,有效避免了极端气候现象的出现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两水系的支流密度差异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因素 B. 地势因素
C. 纬度因素 D. 降水因素
2.乙河所在地形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是( )
①气候湿热 ②人口稀疏 ③城市密集 ④种植业发达⑤台风多发 ⑥下游不能通航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⑥ D. ①②⑥
3.关于甲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发源于赤道地区,流量的季节变化小
B. 河流下游形成绿色走廊,灌溉农业发达
C. 因为由低纬流向高纬,所以有凌汛现象
D. 由于依赖冰川融水补给,所以为季节性河流
鄱阳湖面积3583平方千米,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其平均水深8.0米,它汇集了赣、信、抚、修、绕五水,在湖口附近注入长江;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面积2740平方千米,其平均水深6.3米,汇集了湘、资、沅、澧四水,在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对长江洪水的调节能力却远不如面积比其小得多的洞庭湖,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鄱阳湖的库容小于洞庭湖
B. 洞庭湖的位置在鄱阳湖的上游
C. 鄱阳湖湖口地势高于长江,而洞庭湖则相反
D. 鄱阳湖水系比洞庭湖水系水量大得多,抑制了其接纳能力
2.对长江的调节作用是鄱阳湖最重要的生态功能,其调节作用最主要表现在( )
A. 大量接纳来自洪峰期长江的洪水
B. 拦截江西境内诸河洪水,减缓长江汛期洪灾
C. 在枯水期对长江进行补给,减缓下游旱灾
D. 调节鄱阳湖地区的气温和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