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西双版纳,橡胶林在低于海拔800 m的低山、丘陵地带随处可见。下图为当时因植被破坏而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现今的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体现了( )
A.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
B. 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
C.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D. 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
2.现今的西双版纳农业生产类型属于( )
A. 雨林生态农业 B. 热带种植园农业
C. 基塘农业 D. 河谷农业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西藏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其神秘的色彩吸引了许多富有探险精神的驴友。
材料二 左图为驴友手绘雅鲁藏布大峡谷简及南迦巴瓦峰南北坡的垂直带谱图,右图为青藏高原隆起带来的环境变化图。
(1)驴友们发现在峡谷两侧有古海洋生物化石。试分析古海洋生物化石存在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的原因。
(2)南迦巴瓦峰垂直带谱中,甲地的植被为__________,南北坡垂直带谱的差异,说明了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地的________、________密切相关。
(3)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角度,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题文)下图示意三座山地气候垂直带谱分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对比规弄山南坡和大瑶山南坡山地气候垂直带谱,可得出什么规律?
(2)从热量条件上解释大明山东坡与西坡垂直气候带谱分布差异。
(3)总结三座山地植被类型分布的相似之处。
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东经0度34分,北纬44度50分)的大西洋畔,它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大沙丘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琵拉大沙丘东侧的森林为( )
A. 落叶阔叶林 B. 常绿阔叶林
C. 常绿硬叶林 D. 针叶林
2.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增生
B. 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
C. 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 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3.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D.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向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该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此森林集中分布的海拔最可能是( )
A. 1 800~1 900 m B. 1 900~2 000 m
C. 2 000~2 100 m D. 2 100~2 200 m
2.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
①喜光 ②抗风 ③喜湿 ④耐寒 ⑤喜阴 ⑥耐贫瘠
A. ①⑥ B. ②③
C. ③⑤ D. ④⑥
3.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 )
A. 土壤肥力增强 B. 封山育林
C. 降水增加 D. 气候变暖
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大约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干燥谷中有冰层达数米厚的盐湖。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称为“血瀑布”。下图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 ℃,而冰层下的湖水水温却高达25 ℃,比较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
A. 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B. 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
C. 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湖水热量散失,形成“温室效应”
D. 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2.有关麦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推论,正确的是( )
A. 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
B. 该地多为V型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
C. 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
D. 在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