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甲、乙、丙、X是4种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转化关系符合下图。则甲和X不可能是( )
A.甲:C、X:O2
B.甲:NaOH溶液、X:CO2溶液
C.甲:Na、X:O2
D.甲:AlCl3溶液、X:NaOH溶液
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可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下列有关氯水中存在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证明有Cl2存在
B.溶液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证明有Cl2分子存在
C.先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AgNO3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Cl-存在
D.加入NaOH溶液,氯水黄绿色消失,证明有HClO分子存在
根据下列物质的化学性质,判断其应用错误的是( )
A.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B.CaO能与SO2反应,可作工业废气的脱硫剂
C.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D.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有关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少量钠应保存在煤油中,实验后剩余的钠需放回原瓶
B.2.3g钠与97.7g 水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4%
C.钠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上有时出现暗斑,这是析出的金属铜
D.用一般的化学还原法不能制取金属钠,但可用电解熔化NaCl的方法制得
500 mL 2 mol/L 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甲、乙两种分散系,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在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大小在10-9~10-7 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
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两种分散系,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B.向甲、乙两种分散系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
C.蒸干、灼烧FeCl3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D.向甲、乙两种分散系中分别滴加过量氢碘酸溶液,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 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
B 证明H2CO3酸性比H2SiO3强 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
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向溶液中滴入氯水后,再滴加KSCN溶液
D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稀硝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