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I.已知某些化学键的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 | C=O | C—O | C—H | H—H | O—H |
键能/kJ·mol-1 | 745 | 351 | 415 | 436 | 462 |
则CO2(g) + 3H2(g)CH3OH(g) + H2O(g) ΔH = __________ kJ·mol-1
II.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
2CO2(g)+6H2(g)CH3OCH3(g)+3H2O(l)
(1)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
(2)已知在某压强下,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
达平衡时CO2的转化率如右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ΔH__________0(填“>"或“<”)。
②若温度不变,减小反应投料比[n(H2)/n(CO2)],K值将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③700K投料比[n(H2)/n(CO2)]=2时,达平衡时H2的转化率α=__________。
(3)某温度下,向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2(g)与H2(g)发生上述反应,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二氧化碳的浓度 B.容器中的压强
C.气体的密度 D.CH3OCH3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
(4)某温度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改变起始时加入各物质的量,在不同的压强下,平衡时CH3OCH3(g)的物质的量如下表所示:
| P1 | P2 | P3 |
I.2.0molCO26.0molH2 | 0.10mol | 0.04mol | 0.02mol |
II.1.0molCO23.0molH2 | X1 | Y1 | Z1 |
III.1.0molCH3OCH33.0molH2O | X2 | Y2 | Z2 |
①P1__________P3(填“>”“<”或“=”);
②X1=__________;
③P2下,III中CH3OCH3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
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 = lg[c(H+)/c(OH-)]。室温下实验室中用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20.00 mL 0.01 mol·L-1醋酸,滴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10.00mLNaOH溶液时c(H+)+c(CH3COOH)=c(CH3COO-)+c(OH-)
B.A点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20.00mL
C.若B点为40.00mL此时溶液中c(Na+)=c(CH3COO-)+c(CH3COOH)
D.室温下,0.01mol·L-1醋酸溶液pH为3.5
氮的化合物可以通过电化学转化,右图为NO转化为NO2的工作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t电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
B.Pt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每转化1molNO,消耗O2的体积为11.2L
D.外电路中电子由NiO电极向Pt电极移动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2倍,Y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原子半径在同周期元素中最大,W可与Z形成离子化合物Z2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在自然界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
B.X、Z、W均可形成两种常见氧化物
C.元素X、Y、W的最高化合价均与其族序数相等
D.离子半径:W>Z>Y
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序号 | 操作及现象 | 结 论 |
A | 将0.1 mol·L-1 Na2CO3溶液稀释到0.01 mol·L-1,测得pH变小 | 稀释后CO32-的水解程度减小 |
B |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向25 mL冷水和沸水中分别滴入5滴FeCl3饱和溶液,前者为黄色,后者为红褐色 | 温度升高,Fe3+的水解程度增大 |
D | 向溴水中加入少量苯,振荡静置后水层为无色 | 苯与Br2发生了加成反应 |
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结构如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定条件下青蒿素可以转化为双氢青蒿素。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0O5
B.1mol青蒿素最多能和1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C.双氢青蒿素能发生氧化反应、酯化反应
D.青蒿素转化为双氢青蒿素发生了氧化反应